醫療器械業要關注模式轉變和基層醫療發展
在這種狀況下,醫療器械行業要關注以下幾個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4300.htm一是低成本化趨勢。基礎醫療是對醫學上普遍認可的指標進行基礎性的檢驗,不是高精尖的診斷,因此,基礎醫療需要低成本的設備。二是易用性。針對基礎醫療機構的醫療人員,醫療器械企業需要為他們提供簡單易用的設備,方便他們開展工作。三是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趨勢。未來,我國醫療體系一定是一個網絡化的體系,因此,醫療器械也要適應網絡化醫療體系的發展需求,遵循相關的標準,避免信息孤島的形成。此外,未來的醫療器械還要向著干預人們生活方式的方向發展,這會給我們提供很多商機。
記者:根據你目前了解的情況,你估計我國會在什么時候建立起分層次的醫療體系?這種醫療體系的變革會對哪些醫療設備產生大量的需求?
王曉慶:從現階段的情況估計,也許5年左右,我國會建立起分層次的醫療體系。未來的5年中,在我國的大中城市中可能會有成熟的社區醫療模式誕生,它們對醫療設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檢測類器械上。而未來10年到20年間,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預計市場會對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醫療器械有更多的需求,例如對家用機器人的需求會增加。
記者:針對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的市場需求和國內企業的發展狀況,你認為國內企業把研發重點放在哪些領域會更有優勢?
王曉慶:我們的很多企業習慣于就技術談技術,但實際上技術的發展一定要滿足醫療需求的變化。為此,企業應該更加關注我國醫療模式轉換、醫療體制改革、生活方式調整以及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投入所引發的商機。企業要關注家庭醫療、社區醫療、基層醫療、康復以及保健市場的變化所帶來的新機遇。
三大因素制約遠程醫療推行
記者:遠程醫療這一概念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目前的實際應用卻非常少。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曉慶: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介紹醫療器械行業的一個特點。醫療器械行業對新技術的接受和應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它不像IT行業那樣日新月異。醫療器械行業的質量體系要求與其他行業也不同,它要求我們要穩定地提供可靠的產品。因此,這一市場呈現出相對緩慢、持續發展演進的特點。
談到遠程醫療的發展,涉及更多的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醫療標準和責任的問題。這其中主要有三個因素制約著遠程醫療的發展:
首先,當我們要真正應用遠程醫療的時候,就存在一個誰來對這一醫療結果負責任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責任人的問題,遠程醫療的推行就非常困難。未來,只有衛生部或相關政府部門推出相應的標準,明確醫療責任的劃分,遠程醫療才能夠應用起來。
其次,遠程醫療在借助現代化網絡技術的過程中,也需要有一個技術上的標準。因為目前的網絡傳輸技術手段都要對所傳輸的數據進行壓縮,但在壓縮過程以及傳輸過程中肯定會丟失一些信息。那么誰會對因為信息丟失而導致的醫療責任負責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且,這樣的信息丟失要控制在怎樣的標準范圍內是可行的也是業界要探討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