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施正榮反思光伏泡沫 太陽能迎來清算時刻

施正榮反思光伏泡沫 太陽能迎來清算時刻

作者: 時間:2009-05-05 來源:環球企業家 收藏

  盛宴不再,整個中國產業仿佛都在痛苦地低嚎。最近一年多來,一度炙手可熱的眾多在紐約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已暴跌近90%。市況在去年第四季度急轉直下:作為中國最大的電池制造商,無錫電力控股公司單季虧損6590萬美元,毛利率直降為0.6%。同病相憐的還有諸如林洋新能源和江西賽維LDK這樣的同行,后者單季虧損達1.33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4025.htm

  在最近10年里,類似這樣的一個新興產業由極盛而至狼藉的逆轉故事,恐怕只有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可與之相提并論。艱難考驗可能有助于這一行業清洗掉一些盲目的進入者。市場監測機構中國投資咨詢網產業研究中心統計稱,在去年最后幾個月里,中國有350家(太陽能發電)企業倒閉歇業。

  “泡沫現在肯定是破裂了,多晶硅價格再也不會回到從前。”4月3日,董事會主席兼CEO施正榮在接受《環球企業家》專訪時坦承。在由云端跌落至谷底的過程中,這位中國的“太陽能之王”亦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煎熬。當2005年,他把自己一手締造僅4年的推上紐約證券交易市場時,人們同時目睹了一位速成的中國太陽能富豪的誕生,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追隨效仿者,這也是為什么在今天的中國太陽能產業內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瘟疫。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初始的狂熱是合理的,但漸漸地,市場對這一產業的估值和預期卻失去理性。“中國為什么誕生這么多企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財富效應,再一個是政府在后面推波助瀾,舉國上下到處在建光伏產業園,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施正榮反思。

  或許,前所未見的慘淡市況正好給中國這些新生的企業家們補上了難得的一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以及市場對其的預期。自2001年成立以來,尚德的產能由10兆瓦躍升至去年的1000兆瓦,累計向全球出售了1100兆瓦的電池片和組件,并于2007年超過德國Q-CELLS和日本夏普,在太陽能光伏組件這一單項方面,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商。如此狂飆突進的景象也引發了整個行業的大躍進,中國太陽能產業每年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并將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價格接連推高至500美元千克左右。

  盡管施正榮稱自己早在去年初即預見到產能過剩的泡沫破裂危險,但直到第三季度,“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產業還那么火”,其時,尚德的毛利率還保持在21.6%。施稱,出于正常備貨的需要,尚德高價購進了滿足兩周生產需要的硅原料,結果,市場的急轉直下讓這筆高昂的采購直接導致了尚德在第四季度大幅虧損。按施之前的估計,尚德在去年本應有3億美元的凈利潤,但其全年實際凈利潤只有1.11億美元,較2007年少了近一半。

  不過,“如果歷史再重復一次,我還是這樣做。”施正榮堅稱。

  如同中國房地產業在過去一年所提供的教訓:瘋狂囤地已經讓許多房地產商陷入資金緊張的窘境,中國太陽能企業也在告別“硅料為王”的牛市時代。隨之而來的裁員、降薪、暫停產能擴張等諸多壞消息更是消減了過去籠罩在尚德之上的光環,其股價從最高時的接近90美元跌至最低時6美元左右,市值縮水達90%多。“市場不好的時候要誠實,股價該跌就跌,這并不說明公司不好。”施自省,“現在多晶硅已回歸100美元以下的理性價格,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促使這個產業回到原點,過去光伏產業很火,公司收入不斷提高,但(公司)真的創造了那么多價值嗎?”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尚德 光伏 太陽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