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市場分析 > 漫談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上)

漫談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上)

—— Discussion about China Electronics Industry
作者:陶然 時間:2009-04-1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世界生產由高成本向低成本地區轉移大趨勢下,中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3383.htm

  特別1995~2005年間,中國的產量在世界電子工業生產總量中的比重,一下從3%提高到18%,接近當年的世界第一生產大國——美國(19%),并很快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

  同時,30年來管理中國電子工業的政府職能屢屢變化,先與機械部合并,后與郵電部聯合,改稱產業部,2008年國務院改組,再次并為工業化部。據報道,中國產業經過30年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但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以粗放式經營追求速度,靠出口和投資拉動,并以低成本為競爭利器,因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大而不強,競爭力弱,效益低下。

  解讀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

  電子信息產業被列入十大振興產業之一,令人鼓舞。

  規劃中確定了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重點任務:一是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二是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三是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著重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為了確保三大重點任務的完成,規劃著重強調了“落實內需帶動”、“加大投入”、“加強政策扶持”。在加大投入上明確指出:“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及信息服務培育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

  規劃中強化了新型顯示(FPD)產業,單獨列入六大工程,同時還將新型顯示企業納入高新科技企業范疇,可見政府對于新型顯示產業的重視。規劃提出力爭3~5年內,以平板彩電整機技術改造為龍頭,以建設LCD高代生產線、PDP生產線等顯示器件為突破口,初步形成平板顯示產業工業配套鏈。另一突出重點則是建設新一代3G通信網。自主創新技術則是重中之重,這是推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發展的原動力。

  關于電子工業地位的再認識

  縱觀世界自產業革命以來的工業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主導工業相繼是紡織、鋼鐵、汽車和電子四大工業。關于世界經濟發展,前蘇聯著名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據歷史資料曾提出了一個所謂長波理論,即世界經濟每50年發生一個起伏周期,但他對周期的形成原因分析不夠。而后美藉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德認為,技術革新在經濟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此論受到人們推崇。技術革新的推移過程如圖1所示,代表工業便是紡織、鋼鐵、汽車和電子。


圖1 世界技術革新和經濟發展周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電子工業 信息 200904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