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表和手環,可穿戴還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摘要:通過對部分國際認證組織、市場分析機構、元器件廠商的訪談,探討了可穿戴的技術市場與產品的發展趨勢,并重點探討了手表、手環以外的可穿戴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9213.htm現今可穿戴式設備的用途日漸廣泛,應用環境迥異,目前歐美等市場,政府已經開始慢慢出臺政策監管這一行業,中國也將緊跟歐美市場,致力出臺相關政策。所以要符合各國各地區的法規要求,是可穿戴式設備進入市場的第一個挑戰。此外,國際上并不存在指定或單一標準來評估所有的可穿戴式設備,且不同顧客與零售商可能提出額外要求,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將直接提高可穿戴式產品開發的復雜度與風險性。
由于可穿戴設備制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他們對國際法規缺乏明確了解,并無法充分整合產業鏈中有效資源,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與此同時,可穿戴設備的安全問題也是很重要的挑戰因素。以智能眼鏡為例,鏡架若采用金屬材質,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熱,很容易借由金屬更快導熱到人體皮膚,于是就有熱的危險,因此標準規定:長時間穿戴在人體的電子產品,金屬表面溫度不可超過48℃;此外,金屬若有銳角就存在穿刺皮膚的危險;喇叭耳機存有輻射與音波的疑慮;耳機音壓不穩或長時間過大可能對耳膜造成傷害;提供能量的電池會有熱與火的危險;產品附加的LED燈可能對人眼或皮膚造成傷害;上網視頻通訊傳輸功能牽涉隱私安全;甚至邊開車邊使用智能眼鏡可能涉及違反交通安全法規等。上述不勝枚舉的安全問題都是制造商在開發產品時,以及消費者使用穿戴式電子產品時必須考慮的重點。
TüV SüD:檢測認證驅動可穿戴的發展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可穿戴產品需要高品質、創新的功能、完美的網絡連接和時尚的外觀生存。毫無疑問,目前的手機廠商以他們的出色的網絡連接知識和專門的工藝,以獲得智能手表在可穿戴產業的優勢。但除了手環和智能手表,顯然體育和健身可穿戴服裝是另一個大有前途的領域,這使得傳統的運動服制造商和新的創新公司參加了比賽。同樣地,時尚和奢華配飾制造商可以擴大其產品范圍到可穿戴產業,通過具有隱蔽可穿戴功能提高及引人注目的設計以創造新的可穿戴產品,所以,時尚和奢華配飾將是另一個大有競爭力的可穿戴產業領域,當然這也包括具有隱蔽可穿戴功能的奢華機械手表。在未來,幾乎可以肯定, 穿戴式醫療設備將在個人和公共衛生保健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可穿戴設備日益演化,從智能珠寶到智能服裝,接近人體使用的設備的安全風險的變成更大的關注。當設備制成附著到人體長期皮膚接觸的設備時,可穿戴設備可能會有更高的安全風險時,包括使用潛在皮膚刺激性物質,無意識長期皮膚燒傷效應,并使用在動作的設備時,意想不到的機械傷害,特別是在無意識狀態如熟睡中。當越來越多的設備可以連接或甚至植入人體的不同部分,使可穿戴設備的潛在危險增加。
迄今為止,沒有關于可穿戴裝置專門的安全標準。隨著越來越多的前所未有的功能整合,可穿戴裝置帶來比其他傳統的通信和不能穿戴的醫療和保健產品,并與人體連續使用更多的潛在風險。由于大多數可穿戴產品都在中國制造,TüV南德意志集團正處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來自官方機構和制造商在本地獲得最新的可穿戴產品信息。作為市場領導者,TüV南德意志集團將為行業伙伴提供新型可穿戴式產品的專業咨詢服務以及測試和認證服務,在未來,隨著創新的可穿戴功能拓展,我們的服務范圍也將擴大。
Gartner:新互動與新機遇
可穿戴設備將提供廣泛的新興體驗與數字業務商機,但其分散復雜的市場也給開發者帶來了挑戰。到2020年,成熟市場內35%以上的人口將至少擁有一件可穿戴電子設備(不包括頭戴式耳機)。
在Gartner的近期研究中,“可穿戴”一詞意指以某種方式穿戴在身體上的計算設備,以便與裝在口袋或包內的智能手機等單獨設備形成對照。這有意擴大了定義外延,不僅涵蓋了智能手表等眾所周知的設備,而且還包括了智能衣物、智能珠寶、智能鞋具、耳機、眼鏡等個人飾品,充氣自行車頭盔等安全產品,以及醫療/健身傳感器。可穿戴設備不僅局限于人類,用于跟蹤或寵物健身的智能寵物項圈也已面市。
可穿戴時代才剛剛開始。研究人員與產品開發者正在研發各種新型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指甲、可穿戴“自拍無人機”、智能隱形眼鏡以及皮下傳感器。從長遠看來,部分可穿戴設備將從被動感應與顯示功能發展到諸如裁縫機器人等更加主動的角色。此外,Gartner還預計可穿戴技術將快速演進,以支持新型可穿戴設備,并在諸如智能手表之類的成熟領域內改進功能特性。這些技術演進領域包括觸感織物、新型顯示屏技術、改進后的電池與可印刷電子產品。
就經濟意義而言,可穿戴設備多種多樣,難以歸類為一個“市場”,但一系列重要趨勢將影響整體領域,并影響終端用戶與參與可穿戴產品及服務開發的企業機構。
這些趨勢,一個關鍵的的主題是可穿戴設備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各企業機構必須設計系統與架構來應對變化,并應使用雙模式IT等原則來實現必要的敏捷性。
IHS:新興可穿戴設備更能引起人們關注
雖然可穿戴設備,在現階段被廣泛認知,智能手表等早已經走進人們生活。據IHS跟蹤超過25個不同可穿戴技術產品類別的研究(助聽器等),他們都具有數十億美元的市場,而且更多的新興應用如智能服裝、頭戴設備等,似乎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其中也有經歷過高速增長,近年來,如影像等類別產品。據 IHS預計,GoPro公司2019年將營收33億美元,而其公司在2014年收入為17億美元。這其中絕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運動相機的原因。
頭戴式設備也被業界普遍看好。Oculus Rift 將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上市,這是一款虛擬現實設備,并且音頻/視頻內容方面有良好的體驗,而在游戲方面Oculus公司宣布與Microsoft’s Xbox平臺合作。而另一款頭戴設備,HTC Vive預計和Oculus Rift發布時間相同。
ST:可穿戴MCU要低功耗、小封裝
目前市場上可穿戴產品形態可謂是百花齊放。根據功能可以分成健康類、運動類、時尚類等等。健康類可穿戴產品主要用做生理特征的測量,比如心率,血氧,血壓等。跑步愛好者們希望跑步時所佩帶的耳機可以自動檢測當前的心率,從而可以讓自己的心率保持在減脂帶當中從來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藍牙耳機可以以一種新的形態出現,平時不用的時候可以放在手腕上作為健康腕帶。另外,支付功能在將來會變成可穿戴產品的標配,大家可以想象在公交車、地鐵上只需把手腕一揮既可以完成支付的動作。海邊游泳時也可以非常方便的用手環或者手表來買瓶礦泉水。
可穿戴產品理想的MCU需要符合以下要求,即低功耗、小封裝以及在業界有無成功案例。意法半導體MCU廣泛應用于各種腕帶,手表以及眼鏡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出品的可穿戴系列等等都是使用了ST的MCU產品。STM32L系列低功耗產品運行時功耗低至86μA/MHz,在STOP模式下即保持所有RAM中數據時僅消耗400nA電流。STM32L0以及STM32L4系列更集成了多種低功耗外設,比如低功耗定時器,低功耗UART,低功耗ADC等等進一步降低了系統的整體功耗。當然,除了MCU之外傳感器、藍牙等都是可穿戴產品中不可缺少的部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