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向手掌進軍 與ARM短兵相接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手機上貼著“IntelInside”的標志,不用驚訝,這正是芯片業霸主英特爾的新夢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3246.htm繼去年推出的凌動處理器大熱之后,英特爾于今年3月初宣布推出四款新型凌動處理器,與目前主要用于上網本的情況不同的是,英特爾此次新品的市場定位直指多媒體電話。
全力挺進手機市場
在稍早前舉行的GSMA移動全球大會上,英特爾宣布與手機制造商LG合作,后者將使用下一代凌動處理器來設計移動互聯網設備(MID),并計劃明年推向市場。使用該設備,消費者將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撥打電話。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進一步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里宣布和一些主要的手機制造商簽訂合作協議。他強調,“英特爾正在尋求把凌動處理器用于手機制造,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
英特爾在手機業的努力還不止于此,它還將觸角延伸到3G通信技術領域。去年10月底,英特爾高調宣布與愛立信合作,為基于其凌動處理器的MID平臺引入HSPA移動數據解決方案,作為全球目前應用最廣泛的3G移動寬帶技術,HSPA無疑是英特爾切入移動通信市場的最佳選擇。英特爾表示,雙方對于該合作“感到非常興奮”,通過整合各自在通信行業和計算行業的優勢,力圖打造一個統一互聯網的通信環境,為用戶提供永遠在線的互聯網體驗。
在英特爾向手機領域挺進的背后,其實有一種無奈。其賴以安身立命的PC產業早已進入成熟期,增長乏力,加之金融危機重創,PC產業今年更將收縮15%以上。事實上,在上一財季利潤下滑90%之后,歐德寧近日更警告說今年一季度公司可能出現22年來首次虧損。這一切正迫使英特爾以更大動力開辟PC之外的第二戰場。
在本次世界移動大會上,三星、索愛、LG等公司展示的概念手機顯示,手機正在變成一部移動互聯網終端。根據IDC數據顯示,第四季全球手機市場下滑12.6%,但具備上網功能的智能手機卻上漲了22.5%,而背景則是3G在全球范圍內的日漸普及。在國內,3G牌照發放后,中國電信便以“互聯網時代移動通信”定位其3G戰略核心,搶占移動互聯網競爭的制高點;中國移動也在加速部署其TD+WiFi網絡,移動運營商們的3G主打應用已瞄準移動互聯網。這時,英特爾的機會來了:互聯網訪問正是其優勢所在。
隨著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產業的加速融合,目前出現的許多熱門產品,無論是英特爾自己力推的MID,還是時下大熱的上網本,實際上都是這一融合過程中的過渡形態產物,但更多的人看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潛力。向手機市場挺進,對于英特爾來說,不僅順理成章,也是必由之路。
盡管一切都還在起步階段,也還沒有一款內置英特爾芯片的手機對外展示,但英特爾的手機戰略已然浮出水面,即以移動互聯網為關鍵應用,利用英特爾處理器的高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占領利潤豐厚的中高端手機市場。
即使英特爾在很早以前就準確預見到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卻在實施戰略上依然犯了錯誤,其從2007年就開始力推的MID概念,雖然贏得業界一片叫好,但消費者卻并不買賬,MID銷量寥寥,反而是具備WiFi功能的iPhone和華碩推出的上網本出盡了風頭。
之后的調查表明,絕大部分消費者希望MID擁有電話功能,而不僅僅只是訪問互聯網。消費者對于新的事物,通常會傾向于將其和最接近自己熟悉的東西劃為一類,正如他們認為上網本是一臺簡化版的電腦一樣,大多數的用戶愿意相信MID是一個智能手機或者是PDA的增強型版本。對消費者需求的錯判導致其在市場上處境尷尬。并且在推廣MID的一開始,英特爾還是慣性地依靠PC陣營中下游廠商的支持,但現在,英特爾開始轉向與LG這樣的廠商合作,表明它已經意識到要發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終究要依靠手機廠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