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武:龍芯的持久戰
自從我們在2001年初正式開始龍芯處理器的設計以來,龍芯已經走過了八年的歷史。在這八年中,我們從無到有地掌握了高性能處理器的核心技術及其質量設計技術,我們設計的龍芯系列處理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最近流片的四核龍芯3號處理器采用65nm工藝,主頻1GHz,晶體管數目達到4.25億個);我們進行了龍芯產業化的推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龍芯處理器在軍工和工業控制、網絡以及低成本電腦等方面的應用正在蓬勃展開;我們形成了龍芯處理器的系列產品,明確了龍芯1號CPU及其IP面向嵌入式應用,龍芯2號CPU及其IP面向高端嵌入式和桌面應用,龍芯3號多核CPU面向服務器和高性能機應用的定位;我們打造了一支以“科研為國分憂、創新為民造福”為理念的,勇于拼搏、敢于創新、求實奮進的龍芯團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3179.htm在2008年底舉行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就思想作風和龍芯發展戰略兩個方面展開了全員大討論,大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問題。有人說,八年的時間抗戰都勝利了,要是風險投資,三五年見不到效果就撤了,我們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做成規模品牌企業。有人說,CPU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國外已經形成了壟斷,要打破壟斷,讓數以億計的電腦使用者改變習慣,我們不是與國外壟斷企業競爭,而是與數以億計的電腦使用者為敵。有人說,我們應該放棄通用CPU的技術路線,結合專門的應用設計產業鏈短的芯片,盡快形成產品形成規模。類似的問題還很多,總結起來,就是目前我們面臨著急躁的情緒和悲觀的情緒,這兩種情緒都是不利于龍芯的持續發展的。產生上述急躁情緒與悲觀情緒的根本原因,是對龍芯的任務與使命認識不夠,對龍芯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對龍芯面臨的形勢沒有正確的分析和估計,因此對龍芯研發和產業化工作的長期性和持久性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對龍芯通過持久的努力取得最后勝利缺少必要的信心。
本文從龍芯的使命和任務、為什么龍芯的事業能夠成功、為什么龍芯的發展需要持久的努力以及龍芯的發展階段幾個方面說明經過持久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打破國外壟斷,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實現龍芯的持續發展。
一、龍芯的任務與使命
龍芯的研制目標是:堅持自主創新,掌握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通過自主、可靠、安全的處理器設計,為戰略性的國家需求服務;堅持信息化為廣大人民服務,走節約型的信息化道路,通過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處理器設計,大幅度降低我國信息化的成本,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
上述目標,簡而言之,就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和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
最近微軟的“黑屏”事件告訴我們,目前我們的信息系統控制權不在我們自己手里,對手可以隨意地控制我們的信息系統。我們的領土領空有人民解放軍守衛,寸土必爭;但我們的信息空間卻是不設防的,是別人可以長驅直入的。我們的金融中心、軍事指揮系統、各類武器裝備使用的CPU絕大多數是美國的。最近有一個龍芯的客戶以高于國內幾倍的價格把龍芯工控系統賣到伊朗,據那個客戶回來說,伊朗人跟他們談判時,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該系統的芯片不能用美國的,也不能用親美國家的。估計伊朗是吸取了伊拉克的教訓。因此,掌握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是提高我國信息產業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途徑。
因為缺乏自主的CPU技術,我國信息產業嚴重受制于人。例如,2007年我國信息產業達到5.6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但其中三資企業占78%,全行業的利潤率只有3.75%,低于全國工業平均銷售利潤率6%。全國工業2007年的利潤增速為36.7%,而電子工業只有12.4%。國內有數以萬計的企業是在Wintel體系內生存的,這些企業完全受制于國外壟斷企業,他們賣一臺電腦的利潤不夠返修一次的開銷,甚至他們的利潤主要來自國外壟斷企業的返點;他們一方面非常痛恨國外壟斷企業為了追逐暴利而對他們的控制,另一方面不得不努力維護目前的體系,甚至為此打壓非Wintel體系的企業,因為他們是目前體系的既得利益者。政府也是如此。如果哪天Wintel體系突然崩潰,那么目前我國信息產業中有成千上萬家企業跟著關門,我國的信息產業就此崩潰,甚至會出現GDP負增長的局面。因此政府對支持自主創新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在各種政府招標采購中總是用各種理由為Wintel開脫,或者認為Intel的芯片既然是在國內封裝的,因此也是我國生產的;或者認為國外企業在國內注冊的,因此也是國內企業,總之就是愛恨交加地維護目前的體系。這就是一個大國受制于一兩個國外企業的危險性,這就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的重要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