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押寶” 國內市場 勝算幾何?
光伏產業是近幾年我國高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由于它的原料、市場和設備等嚴重依靠國際市場,無疑也成為此次金融危機的重災區。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年底我國已有350家光伏產業組件企業倒閉歇業,幸存者只剩下約50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1966.htm按照此種狀況發展下去,等到宏觀經濟回暖之日,我國的光伏產業或許早已被市場淘汰,此種大環境下,如何振興產業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政府的施政之重。從2008年年底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多個產業振興規劃。
處于漩渦中的光伏產業的一大利好是,2月18日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出臺鼓勵光伏發電扶持政策,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開展光伏并網發電應用示范。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光伏企業也開始行動,日前有消息傳出,國內幾大光伏企業早已加緊“并網”進程,作為中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的甘肅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已經進入沖刺期,而甘肅、江蘇、云南等省份亦將數個大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遞交至國家發改委。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三部委日前也聯袂調研多晶硅行業,以此增加國內光伏企業的互相交流。
雖然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生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98%的光伏產品銷往國外,一個明顯的例子,目前國內高純多晶硅的產量高達4110噸,但供應國內市場的卻不超過三成。另外,2006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太陽能僅占0.51%。2007年,中國光伏發電安裝量還不到世界份額的1%,與光伏第一生產大國的地位相差甚遠。這些都是光伏產業和市場脫節的具體表現。而此次國內市場的啟動,必將助推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
而目前各大光伏企業的動態,也昭示著它們對國內市場的信心:大全集團1800噸多晶硅的擴建項目正在建設中,二期6000噸項目即將開工;峨嵋半導體目前產能僅為700噸,但現正開建3條1500噸的生產線;而賽維LDK的多晶硅項目規模則更大——到2010年底,其將實現超過16000噸/年的多晶硅產能。
金融危機雖然會形成產品價格下降和產業鏈條上的下游企業投資放緩等困難,但是隨著新能源產業在世界經濟中地位越來越重要,各國對其投資都在加大,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08-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顯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占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
綜合來看,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危機與機遇并存,但是如果能利用好廣闊的國內市場,光伏產業必將迎來春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