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電子展分析消費電子市場與技術發展趨勢
一年之后再赴香江,受邀與香港秋季電子展既國際組件及生產技術展再次親密接觸。在會場內外遇到許多老朋友,敘舊之外更多的是與我這個國內唯一受邀電子元器件媒體記者探討中國電子產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9915.htm
圖1 開幕式嘉賓剪彩
繁榮背后樹立產業信心
金融風暴波及全球經濟成為十月的最突出的話題,面對金融風暴,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產業客人把期待的目光投給了中國大陸,投向了中國大陸最大的規模產業——電子制造業。
受前段時間匯率的波動,中國電子出口制造業面臨很大問題,其實,影響中國電子制造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國內生產成本的上升,而是海外需求的增減。包括主辦方香港貿發局在展覽之前都非常擔心金融風暴的蔓延和加劇是否會影響海外買家的光臨,進而影響展覽的質量和成交量。最終,事實打消了所有人的疑慮,作為主要展示內地、香港和臺灣的電子產品的國際貿易平臺,不僅本次展覽的參展商數量創紀錄達到了3162家,展臺數量超過4500個,前來參展的買家人數特別是海外買家人數均為歷屆最高。鑒于香港電子展在三地電子產業出口中特殊的貿易地位以及買家基本都帶著采購需求而來,海外買家人數的增加可以直接證明至少在金融風暴持續影響下,世界市場對中國電子產品的需求不降反升,這個事實不僅給了眾多參展企業對未來的信心,更向世界證明了,即使面對金融風暴的威脅,中國電子產業依然有旺盛的國際訂單需求,中國的電子產業鏈還將繼續保持繁榮,這不僅對電子制造企業是個好消息,對于志在中國市場的元器件企業來說也是個機遇。
圖2 絡繹不絕的買家光臨展會
在與歐洲和南美的買家與媒體同行溝通中,筆者試圖尋找香港電子展買家參展上升的原因。一位來自巴西的買家坦言,即使面對金融風暴新興市場還是有旺盛的電子產品需求,中國電子產品價廉物美,更適合商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位來自意大利的記者也認為,金融風暴肯定會影響電子產品的銷售,不過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因此金融風暴可能讓歐洲相對成熟的電子市場的消費者期望產品價格走低,而價格走低無疑對中國電子產品更為有利。因此,雖然金融風暴對全球各個產業都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由于電子產品在人們生活中的特殊需求,加上大量消費者旅游和外出機會的減少,因此電子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比較高的水平,只不過物美價廉的產品會更受青睞。在這樣的市場需求變化之下,對中國電子制造業來說,金融風暴不僅是挑戰,也是發展的機遇,如果企業能有效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戰略調整,依然可以抓住機會壯大自己,成為金融風暴中的勝利者。
展覽之中找技術發展趨勢
雖然香港電子展主打貿易牌,但市場決定技術發展趨勢,參展產品體現了最新的市場需求與技術發展的融合。在本次香港電子展上,最引人矚目的技術屬于MID、汽車電子、顯示技術和醫療電子。
為了更好地配合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本次香港電子展特別開設了汽車電子與GPS專門展廳,用以薈萃各種車用電子應用產品,汽車電子展區的參展商基本上來自于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雖然這里囊括了包括車用娛樂系統、電子導航和安全駕駛等所有熱門產品,展品的性能與價格都相當有誘惑力,但一方面前來的買家主要是以采購消費電子產品為主,車用電子需要汽車廠商或者改裝廠商的支持,另一方面,隨著金融風暴的影響,汽車銷量預期相當不樂觀,因此可能除了在中國內地市場之外,汽車電子將會遇到一個增長的停滯期,因此本次香港電子展上汽車電子的情況并不樂觀。
與汽車電子的冷遇不同,各種顯示技術則是既出彩又賣座,特別是隨著LED技術的不斷成熟及其在北京奧運的成功應用,大到超大屏幕的LED顯示屏,小到LED照明設備,都是買家競相關注的焦點。DLP大屏幕顯示、戶外LED屏幕墻和低功耗、高亮度的LED照明幾種最熱門的顯示技術始終吸引買家的目光。當然,傳統的液晶和等離子技術也不甘落后,海爾旗下的OTC品牌就搭設了全展覽最大的展臺展示其LCD和等離子電視產品,TCL則是盡情展現了藍光技術帶來的高清視頻享受。與大屏幕產品的恢宏氣勢對比,小屏幕顯示則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特別是應用在便攜和手機產品的小顯示模塊幾乎隨處可見。數碼相框展品雖然比起去年有所減少,但款式和技術都有明顯突破,據了解,由于數碼相框產品市場發展不是很理想,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需求增長不明顯,因此許多廠商對該技術持有觀望態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市場在產品消費能力上也已經成為電子產品的風向標。當然,顯示產品中也不乏新技術的出現,Liquavista公司推出的新顯示技術就非常有代表性,創新的技術不僅比液晶技術擁有更快的響應時間,而且視角范圍更大、亮度更高、色彩更絢麗,亦可以稱為彩色電子紙技術,確保用戶在室內外均可清晰的觀看,并能以極低功耗播放視頻。這種技術可能為未來的電子顯示帶來新的應用空間。
圖3 展示中的DLP顯示屏幕
圖4 Liquavista新顯示技術產品
醫療電子產品的情況則是逆勢而上,隨著金融風暴的影響,能夠自己在家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或者進行簡單的醫療已經成為節約醫療開支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種醫療監測設備和醫療簡易治療設備將會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應用空間,相比去年,醫療電子廠商的參展力度和數量明顯增加。隨著醫療電子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價格的下降,以及人們對個人醫療設備的需求提升,估計未來醫療電子市場的應用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醫療電子也成為受金融風暴推動的電子產業應用之一。
其實,這次香港電子展最大的亮點還是包括超薄PC、MID和手機在內的掌上產品,即使是金融風暴的影響,PC產業依然被認為是會獲得穩定增長的行業,其中便攜設備是主要的推動力。便攜處理聯網設備與手機、Laptop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Intel推出Atom處理器并提出MID概念,臺灣PC廠商率先將UMPC成為現實,這次香港電子展上能發現很多UMPC和MID的產品與10寸的超輕PC爭奇斗艷。從重量上看,7寸MID在500~700克之間,而7寸的UMPC則保持在600~800克之間,10寸的超輕PC則普遍在1kg左右,而處理能力上,采用VIA處理器為主的MID和UMPC雖然功耗上比Intel Atom的10寸超輕PC要低很多,但處理能力上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對于7寸左右的設備來說,目前VIA處理器還是最成熟的方案,其功耗和性能的平衡比較適合現階段的其他配套器件的需求,同時基本滿足大多數便攜應用。據廠商介紹,目前的便攜移動設備主要的技術需求集中在繼續提升處理能力的同時降低功耗,以爭取實現電池的持續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這對處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也有廠商對MID市場并不看好,因為超輕PC已經足夠便攜,而手機又很難被MID取代,因此未來超輕PC與MID之間的戰爭將更為激烈,更高的處理性能和更低的便攜功耗將是消費者決定其勝負的關鍵。
圖5 mivvy公司的超輕PC功能強大
長遠的問題
在我們從香港電子展中收獲信心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與香港電子展同期的深圳高交會和隨后的廣交會都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而香港電子展作為一個貿易的平臺,展示的更多的是消費電子產品特別是以中低端為主的電子產品,這其中真正的技術附加值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以比拼產品款式和價格以爭取買家,這只能說我們的電子產業還主要以低價來爭取客戶的青睞。而以高技術展示為主的高交會則相對冷清了不少,則更加鮮明的突出我國電子產業的高技術附加值產品還未獲得國際客戶的認可,這不得不說是我國電子產業未來發展的尷尬之處,也許整個產業仍將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競爭力,但由于行業競爭和價格戰過于激烈,產業利潤被降到極致,最終依然無法擺脫世界工廠的處境。
圖6 海爾OTIC是本次最大的一個展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