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編輯觀點 > “華爾街”的消失與半導體的資金鏈條

“華爾街”的消失與半導體的資金鏈條

作者:李健 時間:2008-09-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提到“”,這個詞現在所包含的意義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紐約市內那條短短的WALL Street,因為對于世界經濟來說,儼然世界經濟的心臟,模式的存在成為保持經濟活力的源泉。其實,華爾街模式并不神秘,說得簡單點,所謂“華爾街”模式不過是運作的高級手段,之所以充滿活力是因為其本身幾乎就是空手套白狼。然而,空手不是永遠安全,總有被狼咬上一口的時候,隨著最近次貸危機中眾多獨立投行的危機,華爾街特有的商業投資模式正式被美國財政部叫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8334.htm

  “華爾街”的消失——元兇伏法?

  毫無疑問,“華爾街”是這場危機的元兇,是他們,具體說是那些善于空手套白狼的獨立投行們利用衍生產品的無限延伸性,大幅做高了整個美國甚至世界的信用,最終由信用危機轉化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危機。關于這里面的各種緣由和投行的本質介紹,相信各種財經類媒體早已有更為詳細的報道,電子產品世界就不班門弄斧了,這也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如需了解請自行查詢。

  隨著前天美國財政部對兩大獨立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改組,這場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華爾街模式走向消亡,似乎元兇終于伏法。 “大摩和高盛的決定,標志著以往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前主席威廉•伊薩克略帶傷感地指出。不過,正如“華爾街”這個詞匯的現實衍生意義一樣,華爾街模式的消失并不意味著原有金融投資的終止,畢竟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兩大巨頭還在,并且開始兼營存款業務,特別的,我們還可以看到,從美國政府對兩大投行的態度也說明他們對于投資產業的價值所在,因此投行只不過是改變了個模樣重新出山罷了。

  美國流行著這樣一句名言:“銀行永遠是對的”,毫無疑問,美國財政部的重組方案其實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對次貸危機事件的審判已經結束,最終結果只不過是將“華爾街”模式這個名義上的元兇作為一個替罪羊拉出去埋進歷史的垃圾堆,順帶搭上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等等一干大小嘍啰而已。關于次貸危機的金融損失,也已經在之前一年多的操作中被無限稀釋,真正對兩大投行的影響不過是比前幾年少賺了一點美元罷了,未來次貸危機帶來的責任將不斷附加給那些無辜的金融實體和全球經濟。近20年來鞏固美國金融帝國地位的投行們還將繼續存在下去,并且將以更合理和更安全的方式存在下去。新政策推出之后,華爾街具體說是美國的銀行投資業將以一個新的方式出現。

  唯一的疑問是,整合了傳統的銀行業務是否成為高度膨脹的投行發展的枷鎖?這個問題留給金融專家和未來去解答。

 
           圖1  沒有獨立投行的靈活機動,華爾街是否回到沉穩持重的黑白時代?

  關于金融問題的探討作為背景就到此為止,本文的重點是繼續探討在這次次貸危機影響下的市場發展前景。在筆者之前的幾篇文章中,筆者在次貸危機開始之后的不同階段對市場進行了簡單的猜測,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產生太大偏頗,具體分析請參見如下文章。
  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http://www.j9360.com/article/78205.htm
  2008,半導體產業的間冰期?
  http://www.j9360.com/article/72562.htm

  如果說,一年前次貸危機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歸結為金融市場的一次危機,那么現在看來市場似乎呈現出一點全球經濟危機的跡象。不過,往往事實與表象是相反的,至少從現在的全球經濟發展來看,這次的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領域和次貸相關的房地產領域,但是金融資本影響的是全部的經濟領域,因此半導體也無法獨善其身。

  問題1:半導體前景如何?

  全球經濟還在增長,雖然金融問題會把數字降低,但扣除金融衍生價值之后的增長數據其實還屬于正常的范圍。具體到半導體領域,至少到現在為止多家機構的估計都還是處于小幅的正值增長,注意這個預測是半導體產業的價值,是要包含金融問題的,在金融危機面前美元是在不斷波動甚至會有所升值的,參考這些因素加上半導體自身的成本降低,半導體市場不過是遇到一個小的調整階段,并非嚴重的增長危機。至少從SIA最近的預測來看,今年實際半導體貨幣價值的市場規模增長率可能超越之前的4.3%,接近5%,其他機構的預測其實也大抵在這個數字附近,如果真的保證5%的增長率,那么可以說至少半導體產業在增長,因為整個社會的長期平均增長率保持在3%左右。同時,由于各種金融的問題的爆發,反而容易導致一些新的半導體市場增長,比如,交通成本增加,可能讓許多人增加在家娛樂的機會;金融問題的增加,促使更多人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成本支出壓縮則有可能帶來網絡訪問量增加等等。

  當然,現在確實有一些跡象表明半導體產業遇到一些發展上的問題。比如,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由于經濟條件惡化而有所放緩、半導體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強(下部分專門探討)、制造和運輸成本攀升等等,同時,作為半導體核心的硅谷失業率不斷增加到歷史最高點,代工龍頭臺積電業務增長預期降至最低點等負面消息同樣充斥各種媒體。

  從整體上看,半導體的這些問題并非半導體發展已經開始停滯,而是緣于半導體前幾年幾乎超過15%的年增長率帶來的一些過快成長和投資的負面效應正在增速放緩之際逐漸展現,存儲行業的整體危機就是緣于前三年投資的過度集中,造成產能和資源嚴重超過正常增長速度,從而引發嚴重問題。可以說,現在半導體顯現出來的問題恰恰是在糾正過去累積下來的發展弊端和不健康投資與增長,經過這個相對不景氣的行情,半導體產業正在進行有效地自我修復。甚至說的更深入點,半導體產業要慶幸現在發生的這次金融危機,是金融危機割除了半導體發展的毒瘤,否則,按照現在這個發展狀態,也許用不了5年,方面發生的問題就會在半導體領域全面爆發,屆時半導體產業就不是能不能保持增長的問題了,而是要面臨生存和毀滅的問題。

  太陽能正在普及,節能也已經成為趨勢,手機便攜產品還在武裝人們的身體,醫療則在傳感器飛速發展情況下逐漸普及,高清視頻充滿吸引力,這些都足以支持半導體的短暫繁榮。畢竟,電子化趨勢是人類社會的主流,而半導體至少還會隨電子化趨勢繁榮一段時間。

  問題2:金融機構重組對投資半導體的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看,半導體產業至少還會出現增長,既然會增長,就需要有人投資,就需要金融的支援,因此,金融投資對半導體的發展將產生重要的推動力量。為了詳細探討半導體投資會在這次金融風暴之后如何變化,電子產品世界還是要在諸多財經同行面前獻丑一番,簡單分析一下其具體走勢,不當之處請各位及時指正。

   華爾街投行的改革,一句話概括就是新興的投行重回傳統業務范疇。本來,投行作為一種利用金融市場的特點而衍生出來的投資方式在高風險的同時也在收獲著高利潤,這些沒有原始資本或者說固定資本的投行恰恰是過去20年來全球經濟告訴發展的幕后英雄。增加了傳統存款業務之后,投行其實已經接近了傳統的銀行業。可是,如果回顧一下最近20年的歐洲各大銀行旗下的投資業務,我們不難發現遠沒有美國這些獨立投行那么強的衍生能力和市場統治力,就像一頭大象在緩步前行;而美國投行則像只狐貍,狡猾而靈活,經常游走在危險邊緣尋求高額利潤的刺激。

   現在,玩得有些過火的投行總算被叫停空手套白狼的業務,當然,如果從前兩大投行受到的美國政府保護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美國政府很倚仗兩大投行去搞活美國經濟。我們暫時不去深入分析增加存款業務(或合并或兼容)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不過增加存款業務的投行必然有了一個全新的投資戰略。

  從表面上看,投行角色的變化促使投行的投資行為必須要比以前更穩妥,這就增加了投行投資前評估的過程,同時也要求投行盡可能避免風險。無形中這提升了金融資本投資的門檻,增大投資失敗的顧慮,也讓投資更為謹慎,從而投行可能放棄一些高風險但高收益的投資行為。但另一方面,增加存款業務讓新投行有了更多資金實力和資金運作自由度,資本實力的增加和資金回籠周期的延長,將提升投行的資金投入力度,進而影響整個投資產業的環境。投行作為投資市場的主力,其投資行為轉變將進而影響私募和風投這些中小投資的走向,進而影響所有需要投資以發展的產業。

  因此,金融動蕩對半導體產業的最主要影響就是要從投資角度分析,特別是投行轉變角色之后對私募和風投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影響。現在的形勢是,半導體大半的投資以公司自己積累為主,其余的部分投行暫時充當半導體投資的主力,而私募近年來對半導體產業的入侵并不成功,風投則不是半導體投資的主力,但卻是新興公司投資的首選合作伙伴。

   半導體這邊的形勢則是,隨著工藝和制造發展,半導體分工變得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傳統半導體廠商開始輕資產重設計,新興Fabless公司則不斷涌現。分工的不斷細化,半導體對資金的需求也產生了量和時間的區別,這將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半導體資金鏈條需求變化主要表現為兩部分。

  一是Foundry產能不斷攀升,工藝研發更為重要,產線擴容成本不斷增加,單條產線的投資已經接近50億美元級別,而每一代工藝的研發投入更是沉重的資金負擔。按照摩爾定律的18個月周期,結合現在的半導體制程工藝分布,產線的利潤周期一般不會超過5年,這就意味著每一條半導體生產線的出現和更新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這部分資金的來源主要由代工廠商與其合作伙伴籌備大部分,當然剩下的部分將是投行特別是新投行們很愿意出手的領域。畢竟,代工廠正在不斷地變得重要,產能已經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盈利能力自不必說。不過,最近一兩年,半導體代工廠同樣面臨前段時間資金投入過快,軍備競賽過于超前的問題,新上的生產線一直沒有滿負荷運轉,這造成投資回報率的低下,直接導致了Foundry投資的減少。相信這一局面只是暫時性的,隨著工藝向更高階段邁進,代工業將更趨集約化,投資將逐漸趨于平穩,鑒于這部分利潤平穩,除了投行外,私募也許會有所涌入,風投由于大部分規模太小,幾乎可以被直接忽略。

  另一部分是Fabless公司的初創階段或者擴充階段的融資需求,在這部分,由于風險相對比較大,因此是很少愿意去在早期涉及的,而投行則明顯感覺盤子太小不值得去操作一下。因此,Fabless無疑對眾多VC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但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IC設計的成本其實在不斷提高,特別是采用最先進工藝的IC的流片費用已經超過200萬美元,因此,一個優秀的Fabless公司的前期投入已經接近500萬美元左右,這個規模對風險投資來說已經有所顧忌,因此,對于一些前景光明的IC設計公司來說,也許新投行會本著穩妥而高收益的原則,進行資金支持,這將給予一些特別有發展的Fabless公司更大的發展空間,促使其更快速的成長。另一方面,一些前景并不看好或者難以預料的公司,將更難獲得資金支持,也許失去本可能成功的機會。

  說穿了,隨著這兩年金融環境的惡劣,緊縮投資是必然的,但并不是意味著所有半導體企業獲得的投資就一定會減少,投資總量有所減少是必然,但對于優質資源的投資將增加,以求獲得不錯的穩定投資回報。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臺灣地區獲得的IT投資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半導體產業,其根源就在于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相當發達,有比較穩定而出色的投資價值,而對于一些前景為妙的地區和企業,投資的評估將極為嚴格。

  問題3 半導體自己的問題

  上面的分析是從資本投入的角度去分析這次金融問題對半導體投資的影響,屬于外部因素,那么真正決定半導體產業資金鏈條的其實還是半導體自身因素。

  發展五十年來,半導體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整個產業規模已經超過2500億美元/年,產業利潤率一直保持在大約12%(SIA數據)左右,這意味著,半導體行業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去維持自身的業務發展。近年來的涌入其實從一個側面說明半導體產業還是有足夠的盈利能力,特別是有充裕的現金流。因此,面對金融危機,半導體行業特別是一些發展態勢良好的半導體廠商并不發愁自己的資金問題。比如,電子產品世界獲悉,博通公司CEO就對最近的經濟形勢和自己公司的業務表達了樂觀的看法,認為在消費電子和通信應用領域,半導體需求還將保持相對不錯的增長率,因此博通的業務依然呈現增長態勢,不會受到金融問題的太多影響。

  博通公司作為一個保持快速增長的Fabless公司,其發展前景確實有理由樂觀,但這并不代表半導體產業就是非常健康的。前面多次提到,伴隨著21世紀以來半導體連續保持6年的高速增長,穩定的超過15%的年復合增長率已經足以吸引金融資本進駐的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僅僅2005-2007年三年內,半導體吸引外部資金超過700億美元,如果加上半導體公司自身的內部投資,近三年的半導體產業的固定投資超過1500億美元。而真正的問題恰恰產生于此。

  有利潤的地方就會有資本的涌入,而資本的涌入必然帶來產業的快速繁榮,快速繁榮的背后就是產業競爭的不斷激烈,半導體在資本涌入潮中變得競爭越來越激烈。近年來產業的平均價格和平均利潤在逐年走低,平均每片IC的利潤從5年前的以美元計算變為現在的以美分計算。可以說,現在的IC特別是數字IC已經從高利潤商品變成微利商品,利潤的急劇下滑正在逐漸喪失半導體產業對金融資本的吸引力,常此以往,即使沒有這次的金融危機半導體可能出現更大的問題。


     圖2  Wafer越來越大,工藝越來越小,半導體產量越來越高,危機也越來越臨近了……

  任何一個產業在高速發展之后都可能出現短暫的發展過快或者產能過剩,這是資本論對經濟危機誕生的原始表述。如前所述,半導體已經在和代工廠兩個方面開始品嘗過量投資帶來的苦果,其實近年來半導體產業同樣面臨投資過剩的尷尬,許多原本利潤豐厚的產品正在不斷陷入價格戰,而產品的同質化和數字設計的大眾化讓這種價格戰波及大半通用產品,可以說,半導體早就不再是高利潤的代名詞,距離經濟危機似乎已經不遠了……

  另一個角度是Fabless公司憑借代工廠的繁榮和自身的靈活性,甚至依靠自身的出色設計能力逐漸搶占半導體市場的空間,前20大半導體廠商中,Fabless的席位在5年間從無到有,甚至占據其中的4席,并且正在不斷增加,2007年,全球Fabless的半導體產值幾乎占據半壁江山。Fabless的繁榮一方面活躍了半導體產業,但在另一方面,大量設計公司的涌入制造了半導體產業中一個極為危險的泡沫。

  因此,半導體產業應該借這個機會正視在眾多資本注入之后的產業發展態勢,半導體畢竟還屬于一個高科技產業,當高科技產業的產品出現白菜價之時,這是一個產業的悲哀,更是一個鮮明的紅色警報,半導體需要審視自己未來的發展,如何避免全行業的產業危機。


  危機之后的重新洗牌

  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我們必須承認有其自身發展的一些問題,而現在這個金融危機其實恰恰是解決半導體產業危機的一個良好契機。可以說,金融資本投資方向的轉變是半導體產業和企業洗牌的催化劑。

  套用一個比較流行的經濟術語,現在的形勢正在幫助半導體產業實現軟著陸。當然,如果真的誕生產業危機,才是對半導體產業的徹底重新洗牌,但那畢竟太殘酷太血腥,幾乎會將半導體產業摧毀重來。看看現在的市場,從兩年前的欣欣向榮,人人數鈔票到手軟,經歷大量的資本涌入之后,如今已經滿目瘡痍,遍野哀泓,甚至可以說整個存儲器行業鮮有盈利者。即使這樣的行情,大廠間依然血拼增加新產能,為的就是能徹底打倒對手從而擁有未來。現在存儲器市場已經淪為幾大廠商比拼誰更能放血的游戲,何其悲涼。如果半導體市場真的高速發展下去,也許離這個場景不會遠了!

  現在,半導體遇到了一個相對難得的調整機會,金融資本的緊縮投資會將半導體投資集中在一些優勢資源或者既有資源上,可以說,對于眾多新興或者正在準備創業的Fabless來說,他們獲得投資的難度和數量都會小很多,這就會進一步限制半導體新入者的規模,從而有效地控制產業膨脹的速度。另一方面,半導體的投資將更加集中到發展潛力出色的企業和投資回報穩定的企業,這就促成業績良好的半導體公司相比于業績不佳的競爭對手更有機會壯大自己和獲得資金支持,從而進一步該寫半導體產業的格局,最終可能淘汰掉一些盈利能力不佳的企業,從而進一步實現半導體產業的自身調整。另一方面,投資的趨于理性還體現在從資本流向上控制半導體各個領域的產業規模,從而逐漸形成產業規模的協調,避免某一兩個領域的過度擁擠,產生部分危機。比如,隨著模擬技術價值的不斷提升,近期的資金已經明顯呈現向模擬技術公司流動,相信模擬行業的高利潤會在幾年內逐漸降低,而數字IC的利潤將會在幾年之后有所回升。

  也許,在經歷了這次金融問題的洗禮之后,半導體產業的格局和企業排名會發生一個不小的變化,屆時我們看到的可能是一些老巨頭的英雄遲暮和新巨頭的異軍突起,不過,唯一確定的是,半導體產業的利潤將會有所回升。

  因此,電子產品世界的分析認為,這次華爾街投行的重組,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力度在短期也許會有所影響,但從整個金融問題的影響來看,對半導體其實是件好事,縱然其影響了半導體產業的市場需求,但最重要的是金融資本能夠發揮其市場杠桿的作用,矯正發展有所畸形的半導體產業,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這也算因禍得福吧。

  最后的問題

  在結束本文的分析之時,電子產品世界依然有兩個疑問期待與大家共同尋找答案。

  其一,是金融資本投資半導體策略的可能變化對中國半導體市場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國半導體更多的依靠風投的資助,本就脆弱的中國半導體市場一直無法得到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其實從各國半導體自身發展來看,市場化的運作成長方式確實更適合行業的發展。但作為產業極為薄弱的中國半導體市場,面對來勢洶洶,把中國市場當做救命稻草的國際半導體廠商,如何在更加嚴酷的創業支持環境下成長壯大自己,是個非常殘酷的話題。特別的,隨著中國市場制造成本優勢的喪失和中國IC設計產業的一系列固有問題,越來越多期待創業的IC設計者正處在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而這樣的情景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其二,半導體究竟需要多少投資?投資對產出的影響又是多少?

  高投入必然帶來高產出,這似乎是個不變的投資真理,但對半導體來說真的如此么?未必!!比如半導體巨頭Intel,家底不可謂不豐厚,曾經也嘗試過連續將大量資金投入擴充規模,但其收入始終徘徊在300多億美元左右,無法突破400億的束縛。同樣的問題出現在代工巨頭臺積電身上,持續的資金投入其實給臺積電足夠的產能去沖擊新高,但在Fabless不斷繁榮的今天,臺積電卻出現某些產線訂單不足的問題,從而開始推遲新工藝產線的投資上馬速度,這不禁讓我們產生一個大大的疑問,半導體投資,是否也要有個限度?我們把目光轉向更靈活的Fabless,似乎其特點決定了不受傳統半導體投資的局限性,但事實真的如此么?高通是最近幾年投入最多的一家,其規模膨脹速度也最快,已經成為世界十大半導體之一,但是,高通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并且利潤在下降,產值預計三到五年后可能出現一個飽和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突破營收界限必然要進行大量投資,屆時投資是否還得獲得相應的回報,還需要詳細評估。

  更直接的是NXP和Freescale被購入的金額都超過百億,可是實際獲得的回報遠遠不如預期,甚至逼得私募基金必須繼續施加高額投入,似乎成為一個吸錢的黑洞。因此,就半導體產業的資金鏈條而言,投資與回報的關系,特別是高投資與回報之間的關系這個悖論不完全解決好,半導體產業對高額投資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存儲器相關文章:存儲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