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效應釋放 華潤微電子寒潮期營收增25%
就在其他半導體企業為寒潮的財務報告深感焦慮時,中國第一大6英寸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00597.HK))CEO王國平昨日卻一臉高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7934.htm因為,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總營收同比大增25.9%,接近17億港元。盡管,凈利潤僅為9612萬港元,較2007年同期1.0697億港元有所減少,但相對同行大幅下滑,已算足夠亮麗。
重組效應釋放
王國平將上述業績表現歸功于華潤集團半年前的一場重組。
今年3月,華潤集團重組了旗下兩家上市企業華潤勵致與華潤上華的半導體業務。其中,華潤上華成為華潤集團半導體業務的上市公司存續主體,其后又將其更名為華潤微電子。之后,便于管理半導體設計、代工、封測以及分立器件四大業務,前不久,華潤集團又將華潤晶芯納入華潤微電子統一管理。
王國平說,重組不僅整合了集團旗下半導體產業資源,還增強了業務協同能力。過去華潤微電子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設計、代工、封裝測試、分立器件4項業務的半導體企業,但因各業務間是公司關系,因此,綜合效應還沒有完全釋放。重組后,業務格局更加明晰,目前的策略是,以代工為主導,設計、封測、分立器件提供協同支持,形成垂直式的一條龍服務。
不過,王國平沒有否認,業務重組過程也為華潤微電子帶來了挑戰。新的管理團隊在文化、技術路線上遭遇過磨合等問題。不過,重組讓華潤微電子的股權結構由此走向明晰,在打通公司資金、技術、人才后,運營效率與高管團隊士氣已得到提升。
8英寸工廠年底投產
華潤集團沒有忽視加大對華潤微電子的投入。建設中的8英寸半導體生產基地,是它與華潤微電子的合資工廠。這標志著,華潤微電子在成為國內最大的6英寸半導體生產企業之后,正開始借助資本力量升級產業。
王國平說,未來幾年,公司的戰略重心將圍繞這一項目展開,力爭建成國內規模領先、技術水平最高的8英寸生產線。他透露,該項目去年12月動工后,7月份試流片成功,今年第四季度,將可以實現小批量生產。
不過,王國平強調,公司不會好高騖遠,仍將繼續夯實以往6英寸業務,尤其要加大對設計業務的整合和投資力度,實現分立器件技術升級,推動封測業務的轉型。
“除此之外,還將細分市場,通過工藝和市場差異化定位。”他說,幾年來,公司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但一直沒隨大流,并沒完全針對備受矚目的消費類市場。
事實上,在很多公司涉足手機領域做配套時,華潤微電子目前的業務卻仍以模擬半導體產品為主要定位。中期財報顯示,這一業務營收為9.6155億港元,占公司上半年總營收的58%.
半導體產業專家莫大康表示,華潤微電子模擬半導體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本土,相比同行,不擔心需求問題,這相對降低了產業低潮帶來的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