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世界:刀片服務器開刃
服務器市場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標準的不統一、技術的不成熟、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等各種跌宕起伏的因素,使得廠商和用戶都對其又愛又恨。究竟刀片服務器產品的大規模應用還差什么?它能夠取代機架式服務器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6654.htm“魔獸世界”作為中國第一大網絡游戲,以其宏大刺激的絢麗場景吸引了千萬玩家。然而,大家是否知道,“魔獸世界”被稱做是“最奢侈的網游”,在這個同時在線人數峰值超過45萬的游戲大作背后,支持其運營的是2200臺刀片服務器,并且,由這些刀片服務器所組成的五大數據中心可以隨用戶需求進行靈活的動態擴展。這一堪稱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刀片集群應用,充分展現了刀片服務器在高密度計算中的優勢。
過去,在我們的印象中,刀片服務器是那些需要進行高性能計算的大型企業,如金融、電信及石油勘探、地質測量等的專利,在這些應用中刀片的優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計算密度高、節省空間,便于集中管理和擴展,并提供不間斷的服務。不過,業界廠商在經歷了2003年和2004年的迷失和鋌而走險之后,到2005年,整個刀片服務器市場終于認識到了用戶的真正需求是提高性能而不是越做越薄,同時,刀片服務器的設計理念也在不斷進步。
現在,刀片服務器在整個服務器市場中的份額雖然還不到10%,但是其收入增長率卻已經超過了40%,這樣的市場表現讓廠商和用戶對刀片都是又愛又怕。那么,為什么經歷了7年的發展,刀片至今還沒有真正火起來呢?
SMB促刀片市場升溫
前面提到,刀片服務器在發展初期,主要應用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其高昂的價格使得一些中小型企業只能望而興嘆。但是在今天,傳統行業市場增長趨緩,而中小企業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SMB市場已經成為了各大廠商競相追逐的另一座金礦。
據IDC的統計,目前,全球刀片服務器SMB市場的規模有4870億美元,且每年以6.5%的速度增長;并且,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中小企業需要多臺服務器來處理內部辦公管理、Web服務、郵件和文檔等任務,而整合了存儲、網絡等功能的刀片服務器恰恰滿足了這樣的需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正是基于此,各大廠商均調整了戰略,將各自的刀片服務器市場向下遷移,紛紛推出了滿足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產品。一時間,刀片服務器SMB市場熱火朝天。
去年6月,IBM就推出了Blade Center S刀片模塊系統;7月,英特爾發布了模塊化服務器平臺開放規格;9月,HP也推出了Blade System c3000機箱。今年1月,英特爾又發布了“通用模塊化系統”,同時,浪潮、聯想和寶德也相繼推出了三款符合通用模塊化系統的服務器——浪潮NX660D、聯想B300和寶德PR6000MS。此外,Sun推出了其面向中低端的刀片產品Blade 6000系列,其在滿足不同工作負載的要求下也適用于中小企業。
這些面向SMB市場的刀片服務器產品給用戶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刀片服務器給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可升級”的選擇,可以說,刀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擴展。Sun大中華區系統事業科技部總監潘榆奇就表示,在建立中小企業IT環境時,應該更著重地考慮未來的發展以及技術的縮放性,為的就是應對未來工作負載的增長,并為升級做好預留。
其次,基于模塊化的設計能夠讓部署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刀片服務器發展幾經變遷,如今,模塊化設計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新趨勢。此外,將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多種刀片做到標準化并整合進一個機箱也成為了一種新探索。“模塊化的設計使得用戶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并且還可以簡單方便地把系統集成在一起。”英特爾負責服務器平臺的產品經理賀曉東說。
當然,這些針對SMB市場的產品與其他刀片服務器產品的最大差異就是其極具競爭性的價格優勢。在降低總擁有成本方面,除了通過直接減少硬件采購成本或是降低能耗外,還通過在安裝、設置和管理上的簡單便捷來降低使用和維護的成本,以及兼容以往的設備、選件以節省更新帶來的投入。
同時,針對中小企業預算成本不高的情況,各大廠商都推出了相應的軟件支持。比如IBM的Blade Center S,在其管理軟件中提供了8種應用模式供初級用戶選擇,并且還針對不同行業推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HP則提供了簡單的管理工具包,用于簡化操作任務。另外,SAP與Intel合作推出了基于Intel的刀片服務器(Intel將其稱之為模塊化服務器),該產品還預裝了SAP的Business-All-in-one企業級解決方案。在采訪中,浪潮刀片服務器產品經理周哲告訴記者,浪潮開辟了一些新的應用模式,并將安全解決方案應用到了刀片服務器,從而使系統免疫于一般的網絡攻擊。
如此大的優勢和如此多的促銷方案,按說刀片服務器應該可以在SMB市場上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了。然而,實際情況似乎并不如我們所料想的那么好,很多問題制約了刀片服務器在SMB市場中的推廣。
首先,國內的很多中小企業還處于信息化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刀片服務器的需求還沒有達到非用不可的地步。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在的中小企業用戶IT應用相對簡單,一般1~3臺服務器已經可以滿足其工作負載的要求了,但市場上針對SMB的刀片服務器大都在使用4片以上時才能體現出其比機架服務器更高的投資回報率。所以,應用門檻過高是現在眾多中小企業對刀片服務器保持觀望態度的重要原因。
對于這個問題,Sun的潘榆奇認為,用戶在IT采購時存在一種誤區,就是都只希望花最少的錢買到最高性能的產品,而不去考慮花的每一分錢能不能真正地發揮出作用,是不是能夠把設備的使用效率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上。“其實,作為中小企業,在IT采購時,應該把未來的可擴充性考慮進去,這樣當企業擴充時就能保護其原有的投資,還能提高投入產出比。”潘榆奇說。
標準制約刀片普及
的確,價格是刀片服務器全面普及所面臨的一大瓶頸,然而,又是什么造成了已經存在了7年的刀片服務器價格居高不下呢?標準問題是制約刀片服務器成本降低的關鍵。當一類產品開始走向大規模應用時,標準的問題就會出現;當各大廠商紛紛舉起SMB的大旗并向前邁進時,標準的不統一使得用戶無法保護其既有投資,用戶對未來產品選購的靈活性也無從保證。可以說,在這個對價格非常敏感的市場,需要低價,也需要標準。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產品,標準之爭就是利益之爭。雖然標準差異嚴重阻礙了刀片服務器的發展,但是各方都有著自己的利益考慮——處于壟斷地位的企業自然不想實現整個產業的標準化,因為這樣就會降低入行的門檻,自己的利潤也會下降,同時還會失去對用戶的牽制。由此就出現了這樣的市場格局——幾大壟斷廠商都堅守陣地以各自的產品為主,打造一個貫通上下游的產業聯盟,以豐富自己的產品線;而其他二線廠商卻在積極地策劃標準,希望通過標準制約,讓各廠商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并降低產品的成本。
IBM的Blade.org是最早的刀片服務器組織,它的整個生態系統都已經成熟,從芯片廠商、外殼廠商到應用軟件廠商,擁有100多個成員。當然,HP在刀片服務器領域的地位也毋庸置疑,其標準也得到廣泛的關注。此外,在去年7月,英特爾聯合全球40余家服務器廠商共同宣布支持SSI所推出的刀片服務器平臺開放規格,為服務器廠商在刀片、機箱和管理軟件等層面的設計和制造上提供了參考,并簡化了產品的開發過程,降低了產品的開發成本。“SSI生態系統給業界廠商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在這樣的平臺上,我們可以完全參與到新規范的制定,同時分享快速增長的刀片服務器市場。”賀曉東告訴記者。
再看國內服務器廠商,2006年8月,在國家信息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曙光主導成立了“高標準計算委員會”,并于2007年聯合國內一些硬件廠商開始籌劃中國的刀片服務器標準,而如今該標準已經進入了正式頒布前的關鍵階段。對此,IBM和HP都曾表示過不會加入,同時,英特爾的SSI標準也面臨著這兩大刀片巨頭的無聲抵制,所以英特爾和曙光考慮將兩個標準互相融合以符合雙方利益的舉措也就顯得順其自然了。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以曙光為首的高標委積極倡導中國自己的刀片服務器標準以及英特爾的SSI規范的發布,中國的刀片服務器市場在所謂的標準之上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但從目前刀片服務器的普及情況來看,除了IBM和HP先入為主,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之外,基于中國的刀片標準和英特爾的SSI規范的刀片服務器的普及情況都并不理想。
刀片未來 前景光明
用戶需求是左右技術發展的原動力。刀片服務器從只支持IDC、行業用戶及高性能計算,到兼顧中小企業計算環境,可以說,這是一次重要的轉變。刀片產品向下遷移,不僅大大拓展了刀片服務器的生存空間,而且會重新塑造刀片服務器的產業生態環境,甚至對網絡設備、存儲設備、KVM產品、硬件安全產品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然,不容忽視,刀片的拿手好戲仍然在于高密度計算,離開了高密度計算,刀片就如同根死的大樹,無法維持枝繁葉茂。
今年1月,IBM宣布將其最新的處理器Power 6引入刀片服務器領域,并發布了Blade Center JS22;5月,又發布了采用IBM第二代Cell處理器Power X Cell 8i的Blade Center QS22刀片服務器。HP在今年2月也推出了首個應用安騰芯片的四路動能刀片服務器產品Integrity BL870c,在6月又發布了首款超高密度的刀片服務器HP ProLiant BL2x220cG5。
同樣,今年2月,Sun宣布推出了一款基于Intel四核至強的刀片服務器Sun Blade X8450,6月又宣布Themis將制造和銷售基于Sun Ultra SPARC T2多線程處理器并運行Solaris 10操作系統的刀片服務器。7月,曙光發布了基于四核的刀片服務器曙光5000;浪潮也在“標靶行動”的宗旨下,推出了針對互聯網、政府和教育等行業的低功耗節能刀片NX7140D,并透露近期還將推出一款基于5400平臺的高密度刀片服務器NX7100D。
各大廠商陸續推出了自己面向高端的刀片服務器產品,表明刀片服務器在經過一年在低端市場的試探之后,開始步入全面滲透、高低并重的階段。其實,服務器產品的競爭本就不僅體現在不同廠商之間的刀片服務器產品上,也包括刀片服務器對機架服務器中高端市場的沖擊。雖然現在刀片服務器在整個服務器市場的推廣還并不理想,但是隨著企業關鍵性應用對刀片產品的需求,以及用戶對虛擬化和服務器整合的渴求日益高漲,刀片的高密度及高管理性等優勢仍會使其在中高端市場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產品。
刀片服務器會全面取代機架式服務器嗎?其實,每一個產品的存在都有著其不可替代的原因,機架服務器的價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如今的市場上,機架式服務器仍然會是市場的主角,且絕不會在近期內消失。如前所述,機架服務器的市場份額仍在80%以上,不過從增長速度來看,全年市場銷售收入增長卻不到4%。在未來的服務器市場,相信刀片會逐步占據更重要的位置,甚至會成為主流。
評論:刀片服務器的愛與恨
盡管刀片服務器市場熱火朝天,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刀片服務器在中國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與機架服務器相比,市場占有率還相差很遠,還需要一個繼續發展的過程。
綜觀這幾年來刀片充滿坎坷的發展史,筆者認為,制約刀片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最關鍵的是標準問題,標準的不統一造成刀片市場仍然被幾大國際廠商壟斷,而用戶也受到標準的牽制,在產品的選擇和升級擴展方面都受到限制,使得投資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從而造成了大部分用戶的觀望態度; 其次,技術不夠成熟,刀片技術仍在發展中,這里所說的技術有待提高并不在于計算密度和速度的升級,而在于一直尚未解決的供電和能耗比問題;再次就是價格還偏高,這一點正是由于標準不統一和技術不成熟所造成的,或許刀片服務器只有當價格降到與機架服務器相差無幾時,才能真正具有競爭力;最后,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使得用戶紛紛提出了自己不同的需求,而刀片服務器廠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遠遠不能滿足這些個性化的需求。
當然,刀片本身還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不但有利于解決對計算密度的需求問題,在降低功耗和節省空間方面也有用武之地。雖然目前標準仍未統一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但這也迫使廠商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研發了更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并擴大了刀片的應用范圍。相信,隨著互聯網網站、高性能計算以及SMB應用范圍的擴大,用戶的需求會逐漸成熟并市場化,刀片的前景還是一片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