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高學歷為何走不上就業的“陽光道”
本報記者 葉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5794.htm“三年前我拒絕了它,三年后它拒絕了我。”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小吳在多次求職失敗后發出如此感慨———三年前小吳本科畢業后,福州市區一所一級達標校曾有意錄用她,并且有正式編制,但小吳想到讀研會有更好的出路,于是放棄了這個大好機會,結果三年后再到這所學校咨詢時,對方答復早就人滿為患,最終小吳簽了一所沒有編制的私立高中。
小吳說,到今年6月底離校時,該校文學院同一屆的碩士研究生正式簽約的僅1/3。到了七八月份,還有同學在焦急地等候面試單位的通知,一部分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就先與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或者人才市場簽約,繼續等待機會。
一個故事———
“月薪1000元我都愿意去”
福建師大的小鄭是“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在去年底以前,小鄭并沒有真正考慮過就業問題,因為上一屆的學長們就業似乎還比較輕松,有的一個人手頭還有三四家單位供挑選。但參加了去年12月福州一中教師招考之后,小鄭開始著急了。
福州一中去年公開招聘21位教師,其中語文教師的兩個名額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這時小鄭發現,文學院的研究生們已經基本放棄了留高校的想法,全奔著中學名校的招考來了,有四五十個研究生競爭這兩個中學語文教師的崗位。事后小鄭說,相比后面的求職經歷,其實那一場招考的競爭并不算激烈。
年底的時候,小鄭和文學院的所有同學一樣,都參加了省內外各場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的招考,奔波于全國各個考場之間。且不說其中往返的路費成本,光是一場場消耗體力和精力的考試,一次次希望渺茫的等待,就足以摧毀大多數人的意志。結果小鄭發現,雖然全院99%的同學都參加了這些公開招考,但最終被錄用的只有兩三位同學。
轉眼到了三四月的求職高峰期。這時候一些同學已經簽約的消息讓還沒著落的小鄭心里開始發慌。于是她將求職范圍擴大,基本上在省內城區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公開招考她都去參加。
巨大的競爭壓力讓小鄭始料未及: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招9名輔導員,360多人參加筆試;福建農林大學招10名輔導員,400多人報考;廈門理工學院招10名輔導員,700多人報名……“原來還想著要找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后來根本都不敢提薪酬,只要有學校愿意出1000元,我都去了。”小鄭很無奈地說。
磨到6月底臨近離校的前一周,小鄭最終放棄了關于“教學”、“編制”、“待遇”等各種夢想,接受了一所獨立學院的辦公行政職位。在一起簽約的畢業生中,她是唯一一名碩士研究生,其他都是應屆本科生。
小鄭說,其實他們這一屆文學院的碩士畢業生,真正找到專業對口崗位的極少,連從事教學的都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同學都去當了高校輔導員或者從事行政工作,而這些工作,用本科階段所學的知識就足夠了。
求職心態:追求穩定,不愿將就
小鄭說,對于大多數研究生而言,他們希望能夠進入有編制的單位,捧上固定的飯碗,哪怕是個清水衙門也樂意。不少研究生表示,他們要考慮到現實的保障問題。研究生畢業一般都在25歲以上,他們將比本科生更快地面臨結婚、買房、生子等問題。一些企業雖然暫時可能給出很高的薪酬待遇,但在保障方面卻讓人很沒有安全感。有的單位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例如:女員工要是懷孕生育就很可能面臨著下崗失業。
除此之外,大多數研究生都希望去大城市,即使是留在省內也只選擇福州或者廈門。其實在求職過程中,很多偏遠縣城的中學很缺教師,但大多數人不愿意去。小鄭說,河南有個縣城曾表示,如果有研究生愿意去任教,當地教育部門可以提供一萬元安家費和一套幾十平方米的住房。還有一些私企也很需要高級文秘或者助理,但大多數研究生都不愿意將就。
小鄭總結了研究生的求職順序,依次是: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有編制的中學,等到實在沒辦法了,他們才會勉強簽一些看起來還過得去的單位。
兩組數據———
研究生就業率開始下降
省人事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大中專畢業生待就業人數達30萬,其中省內高校應屆畢業生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應屆畢業生總量超過19萬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據了解,2007年全省大中專畢業生27萬多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0.3%,相比上年降低了3.3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就業率下降了3.7個百分點,本科生就業率下降了0.7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下降了6個百分點。有關人士稱,就業率下降主要是因為畢業生總量增加,但從就業總數來說,實現就業人數還是有增加的。
研究生儲備比例加大
記者從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了解到,從2000年到2006年,與人才儲備中心簽約的碩士研究生共有581人、博士研究生有17人。其中,僅2006年一年簽約的碩士研究生就有193人,博士研究生10人,從當年起,與該中心簽約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數呈上升趨勢。截至2007年底,人才儲備中心共儲備高校畢業生7520人,其中博士生24人、碩士生759人、本科生6737人。
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的鄭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儲備中心對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不做專業限制。人才儲備主要是為未能順利就業的畢業生提供“擇業就業緩沖地帶”,簽約的畢業生能獲得每月26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并享受免費寄存檔案和就業推薦等人才儲備優惠政策。
三點原因———
擴招、定位高、缺乏就業指導成就業障礙
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的鄭主任認為,目前研究生就業還談不上“陷入困境”,研究生就業遇到問題主要在于求職時沒有保持正確的心態。
“現在的研究生已經不是‘天之驕子’了”,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林老師說,擴招使研究生數量激增,同時帶來生源質量下降、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研究生的總體素質也有所降低。而市場上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導致研究生和本科生“搶飯碗”。林老師認為,許多研究生期望值高、定位高,這個標準調節不了,降不下來,就業自然比本科生更難。同時,求職技巧不如本科生也是研究生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生就業指導在不少院校還是空白,既沒有開設就業指導課,也沒有個性化的咨詢和輔導,這也加劇了研究生就業難的現狀。
有關專家表示,研究生首先應抓緊在校時間,夯實專業基礎、增強實踐能力。其次在應聘時要擺正心態,由低做起,要相信“能者自然可以步步高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