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標準:一體化數字校園的基礎
信息孤島幾乎是國內外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去有之,今后還會存在。大到一個行業,小到一個企業、學校,甚至一個部門,數據不能有序流通、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島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人們為攻克信息孤島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資源,完全克服它將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不會一蹴而就。因為信息孤島的產生并不是短時間的。企業、學校建設計算機應用系統越早,問題反而更嚴重,因為已運行的系統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部門開發的,如果沒有統一的信息標準的指導,各系統只能是一個個信息孤島。整合這些系統,使之能進行數據交換、資源共享將是一件極其艱巨的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5232.htmURP 與 UAI
我國的企業和大學的信息化建設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人們對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以清華大學為例,從在大型機上開發教務管理系統,到后來在微機上開發單機運行的單一業務管理系統,80年代末又在微機局域網上開發應用系統,90年代中期在校園網開發Intranet應用,一直到當前要整合各個應用系統UAI(University Application Integrating),建設一體化數字校園。應該說清華大學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早在1988年學校就頒布了《清華大學學生管理信息標準》和《清華大學教職工管理信息標準》藍皮書,以規范學校各應系統的建設,防止各自為政的開發。但由于信息管理跟不上學校應用系統迅速發展,信息孤島還是存在的。
近幾年來清華大學提出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理論,這對深化大學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和規劃,并指導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我們重新制定能滿足UAI的信息標準,為保證大學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建立一體化數字校園打下牢固的基礎。
信息標準的體系結構
就大學來說,管理信息標準的體系結構通過信息工程理論按職能域可規劃為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管理數據集、學生(含研究生)管理數據集、教職工管理數據集、教學管理數據集、科研管理數據集、財務管理數據集、資產設備管理數據集等。每個數據集又可按業務流程劃分為數據類,有些數據類還要劃分數據子類。
數據類是一組相關數據元的集合,對數據元再進行各屬性的規范描述(又稱之為元數據標準化),這些數據屬性包含了數據項名稱、中文簡稱、類型、長度、可選性、取值范圍等。
為了保證數據錄入規范,便于查找和統計,每個管理子集都對應著相應的標準代碼,代碼分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學校標準。
這樣,對學校管理中基本數據的屬性進行分門別類的逐個定義,并統籌兼顧各業務域(各標準數據集)間的調用關系,避免數據項的冗余。
關于代碼標準
數據標準是信息標準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缺少代碼標準是不可行的。因此,制定數據標準的同時,一定要重視代碼標準的制定。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通常我們要使用的代碼標準大致可分為三類,國家標準、部頒標準(或行業標準)和學校管理使用的代碼標準。編制代碼應遵守以下原則:
1. 向上靠攏,即只有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沒有的代碼,我們才編制新的代碼。
2. 對于學校使用各類代碼應逐一修訂,與數據標準一樣,都要得到管理部門的認可,否則將很難執行。
3. 充分重視通用基礎性代碼的制定,例如單位(院系所/部處)代碼、學號、教工號、課程號等的研制,這些代碼影響面大,使用頻度高,一定要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擴展性、穩定性。否則就可能是短命的。
實施信息標準的策略
信息標準尤其是管理信息標準,它從來就不是一件單純的技術工作,它是現代管理的需要,是管理部門與技術部門合作的產物。
1. 實施信息標準必須由行政管理部門推動。在高等學校,信息標準要由學校的權威部門頒發,在全校范圍內通過行政手段推動執行。學校有關部門(校辦或信息辦)要制定有關實施信息標準的法規政策,保證信息標準的全面實施。
2. 對新開發的系統,技術開發部門必須全面按照信息標準實施,否則不予上網運行。
3. 對已有的不符合信息標準的應用系統,根據實際情況,有些要推翻重做,有些可加以改造,通過研發數據轉換接口來與其他應用系統交換數據。
只有規范化管理,才能實施信息標準,保證UAI的實現,消滅信息孤島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一體化數字校園
為爭取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建立一體化數字校園是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數據整合、內容整合、流程整合、用戶整合、權限整合、應用整合是實現一體化數字校園的必要條件,這里數據整合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礎性的。有了高質量的信息標準,按規范要求去實施信息標準,一個全方位的,為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的一體化數字校園就一定會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