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直銷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用戶傾向代理
導語:北京時間8月28日,國外媒體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稱,近年來戴爾在中國PC市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該公司賴以成功的直銷模式卻并沒有被廣大中國消費者所接受。正由于這一原因,中國市場出現了很多銷售戴爾產品的非官方代理。業內人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非官方代理是戴爾直銷業務模式的一種必要補充,從戴爾的態度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曲建偉(音譯)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信息技術主管,他很喜歡戴爾計算機,但并不喜歡戴爾的直銷服務。他說:“我從不愿意使用戴爾的直銷服務。比起網絡直銷和電話直銷,我認為從代理那里購買戴爾產品要安全的多。”
曲建偉的這種觀點在中國市場非常普遍,這對戴爾也是一個新的課題。戴爾的直銷業務模式在其它國家屢試不爽,然而中國卻同其它市場有著很大的區別。同歐洲、北美等日趨飽和的市場相比,中國PC市場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戴爾CEO凱文-羅林斯(Dell chief executive)此前表示,中國市場是戴爾的戰略重心。
到目前為止,戴爾在中國市場的重心一直放在企業和機構客戶為主的高端市場,這部分業務占到戴爾中國銷售額的60%左右。經過7年的努力,戴爾在中國高端市場占據的市場份額達到8%以上。然而中國PC市場增長的最主要動力來自于中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有數百萬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第一臺PC,如果戴爾過于注重大客戶,將有可能同這一廣闊的市場擦身而過。Endpoint科技公司分析師羅杰-凱(Roger Kay)表示:“中國PC市場最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于那些購買自己第一臺PC的個人消費者?!?
當然,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戴爾沒有介入這一市場是明智之舉。大和研究所分析師朱迪-崔(Judy Chui)表示,如果戴爾大舉進軍中國中小企業和個人PC市場,將會面臨成本增加和配件供應不足等困難,考慮到這一市場的利潤率非常低,戴爾將業務重心放在企業市場不失為明智之舉。
戴爾表示,該公司的直銷業務模式在中國運行良好,網絡直銷近兩年的發展速度也十分迅速。然而戴爾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這意味著產品銷量的增加并不能同營收的增長同步。今年5月,聯想完成了對IBM PC業務的收購,從而一躍成為僅次于戴爾和惠普的全球第三大PC廠商,同時也在企業市場給戴爾帶來更大的挑戰。
戴爾直銷模式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最明顯證據是大量非官方代理的出現,這些代理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戴爾產品,然后直接銷售給終端用戶,從中賺取差價。戴爾一直旗幟鮮明的反對非官方代理,但仍然為通過這種方式銷售的產品提供售后服務。曲建偉表示,戴爾也許樂于看到非官方代理的出現,并將此作為直銷業務模式的一種補充。他說:“我猜想戴爾已經將非官方代理作為自己的一種銷售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