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電子信息產業穩定中國經濟

電子信息產業穩定中國經濟

作者: 時間:2008-01-29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不但能繼續擎起拉動GDP增長的大旗,更能使我國從“電子大國”成為“電子強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78171.htm

  據預測,2007年GDP增速將在11.5%左右,全年GDP預計將達23.52萬億元。其中僅電子信息產業就創造了5.6萬億元,占國民經濟總產值GDP的23.81%。可以說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撐起了我國經濟近1/4的天空。

  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隨著經濟總量占比的逐漸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作用日趨明顯。尤其在2007年CPI指數出現波動的時候,電子信息產業對穩定國民經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8年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或將使我國成為“制造強國”。

  電子信息產業高增長穩居世界前列

  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中國離這一目標越來越近。據統計,2007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5.6萬億元人民幣,產業規模居世界前列,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9%。其中去年1-11月份,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5億元,同比增長89%。另據信產部數據顯示,中國電子產業2007年全年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通信業務收入達到了8500多億元,增長11.4%。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去年增長18%,電子出口4500億美元,已經占到外貿出口的37.6%。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一直保持2至3倍于GDP的增長速度。1989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九位,1996年躋身世界第五位,至1999年成為僅次于美國、日本的世界第三大電子信息產業國,2003年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產業總體規模步入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行列。

  擴散效應帶來的穩步增長

  美國經濟史學家羅斯托曾經提出主導產業及其擴散效應理論。他認為,主導產業是指能夠依靠科技進步或創新獲得新的生產函數,能夠通過快于其他產業的“不合比例增長”的作用有效地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的產業和產業群。

  今天的電子信息產業就是羅斯托口中能創造“不合比例增長”的主導產業。

  以2006年為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總體規模繼續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以高增長推動GDP的拉升。2006年電子信息產業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3.7%;增加值1.1萬億元,同比增長22.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

  2007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總體效益比上一年大幅回升。去年1-11月,百強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1078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總額365億元,同比增長89%;上交稅金323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出口交貨值3054億元,同比增長21%。百強企業在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的時候,給整個產業鏈帶來了活力。

  電子信息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當前,世界各國盡管發展不平衡,存在“數字鴻溝”問題,但世界主要經濟體系均已進入信息經濟時代,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主導產業。

  我國也已經意識到電子信息產業的戰略地位,對包括電子產品、計算機、通信設備、軟件、信息服務等在內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的扶持。

  電子信息產業推動了一大批世界性的品牌誕生,包括聯想、海爾、華為、美的、中興等一大批企業開始走向全球競爭市場。我國的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開始擔綱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主角”。

  2007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仍處在上升的階段。2008年,手機進入3G、多媒體及智能化,PC從32位時代進入64位以及雙核心CPU時代,VISTA開始大面積普及,數字家庭設備進入高速增長期,高清設備、數字電視、數碼電子產品等需求大幅增長,這些都將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闊步發展。



關鍵詞: 電子信息 GDP 經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