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偏振控制器驅動與性能監控系統設計
——
1 引 言
偏振是量子光的一個重要和常用的性質。因此,在量子安全通信系統中,經常通過改變偏振態來進行編解碼,而動態偏振控制器(DPC)作為一種改變輸入光偏振態的光器件,直接參與傳輸數據的編解碼,在量子通信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在傳統的光纖通信系統中,如何準確控制光纖中的偏振態成為實驗的前提和關鍵,因為這關系著系統的穩定性和數據傳輸的誤碼率,采用DPC也是十分有效的辦法[1,2]。
但是,所有廠家在DPC出廠時并沒有給出其重要指標半波電壓的具體測量方法,而在實際運用中,半波電壓又與給出的標稱值不完全一致,導致了使用的不便。因此,在使用DPC時,需要有與之配套的驅動電路和性能監測系統。但是,如果成套購買的話,價格昂貴,在實際的工程開發中,不能達到最佳的性價比,會阻礙量子通信系統的開發和推廣。因此,需要我們自主研制和開發DPC的驅動電路和性能監控系統。
本文介紹了DPC的工作原理,給出了其驅動模塊和性能監控系統的設計,進行實驗結果和理論結果的比較分析,展示了DPC在實際運用中的性能表現以及影響其性能的諸多因素。
2 DPC的工作原理[3]
采用美國General Photonics Co.的PolaRITE.Ⅱ-PCD-002DPC,其由4個光纖擠壓器構成,相互以4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