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行業:利潤增速上升較慢
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緩
電子元器件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平均增長18%,毛利率同比平均下降2%,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長10%。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與行業整體水平基本一致。
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1-5月我國電子元件和器件行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484億元和16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1%和13.23%,與2006年底31%和25%的增速相比,明顯偏低。
分子行業看,前5個月表現較好的行業是電子元件及組件制造業、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業以及光電子器件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了21.57%、20.17%、21.05%;表現一般的行業是電子真空器件制造業和集成電路制造業。
民族證券研究員彭怡萍認為,上半年電子元器件整體行業景氣處于溫和下調的狀況,一方面是延續了自2006年三季度的景氣調整;另外,上半年也歷來是電子產業的消費淡季。
自2005年三季度開始,電子元器件景氣度開始上升,但隨著下游旺盛需求的減緩以及產業內庫存的增加,從2006年三季度行業景氣開始出現調整,今年上半年的調整即是延續了這一趨勢。
彭怡萍認為,上半年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半導體產品價格低迷,庫存消化緩慢。但隨著主要產品價格低迷狀況的改善、行業供需進入平衡狀況,以及消費旺季的到來,下半年行業景氣將優于上半年。
可以關注三類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下游電子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使得過剩庫存加快消化,行業供需即將進入平衡階段。
得益于筆記本電腦市場需求的增長,第二季度全球PC市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前兩個季度全球PC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10.9%和12.5%,增速高于2006年度。而全球手機銷量前兩個季度同比增長了14.5%和17.4%。基于上半年PC和手機市場的表現,研究機構紛紛調高了2007年PC和手機市場增長預期。
行業研究員認為,下半年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將呈現逐季提升的情況,但企業的利潤水平卻上升得比較緩慢。主要原因是需求的增速不夠快,下半年行業供需基本處于平衡階段,很難出現2006年上半年那種需求十分旺盛的局面。
同時,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進一步吞噬了廠商盈利能力,最終影響企業利潤水平的恢復。雖然大多數企業利潤情況不太樂觀,但在行業景氣逐步提升的情況下,龍頭企業通過改善產品結構、轉嫁成本壓力,將保持業績的穩定增長。
彭怡萍認為,受我國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強、元器件產業鏈配套的完善以及行業運行環境的優化,優質企業積累的實力已經具備了實現產品結構升級的可能,改變了低利潤率的盈利模式,這些企業將進入到一個質的飛躍階段。
主要包括這樣幾類公司,一類是具備了長期積累的大規模制造工藝水平,例如生益科技(愛股,行情,資訊);另一類企業是在細分行業或專有領域中,具備了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領先技術,例如長電科技、法拉電子、康強電子、順絡電子等;還有一類公司,則通過代工業務,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并跟隨客戶技術提升而升級,例如華微電子、蘇州固锝、通富微電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