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應用前景誘人 蘊藏巨大商機
——
也許人們還記得1991年海灣戰爭時美軍的導彈在衛星定位系統的導航下準確擊中目標的情景,從那個時候起,GPS技術也就是衛星導航技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隨著GPS技術向民用的開放,它所蘊藏的巨大商機被挖掘出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GPS產業每年創造效益達到數百億美元。特別是隨著衛星導航接受機的集成微型化,出現各種融通信、計算機、GPS為一體的個人信息終端,是衛星導航技術從專業應用走向大眾,成為繼通信、互聯網之后的信息產業第三個新的增長點和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高度重視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十五”期間,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了《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專項實施方案》,計劃在“十五”期末,基本構建起衛星導航應用產品研發制造、系統標準規范和信息綜合服務三大體系,加快應用產品的產業化,建設一批在技術和應用水平上接近國際先進國家的衛星導航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一個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的新產業。該工程的實施,將提升我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整體水平,加快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并在增加經濟總量、解決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又一亮點。
推進有力 產業發展呼喚完善宏觀調控
神州導航董事長何晨光介紹:“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特點,它的成長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培育。神州導航在短短幾年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國家實施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的成果,也是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支持的結果。”
正像何晨光所言,國家的引導是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重要的政策支撐。國家有關部門目標一致、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國家發改委負責組織實施“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專項,科技部負責開展歐洲Galileo計劃的合作及GNSS和ITS應用研究,交通部負責推行中國的智能交通系統ITS和ONSS物流管理系統,國家測繪局負責構建GIS和數字電子地圖,公安部負責安全應用及實施應急聯動系統,信息產業部負責行業的管理、許可證的發放、進行衛星導航通信基礎產品和應用系統的標準制定等工作。
短短數年,我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成效令人矚目。但還應看到,作為新興的產業,從總體上看,衛星導航產業在我國剛剛起步,需國家加強宏觀調控,進一步給予支持和規范。業內人士建議,在產業化推進過程中,國家應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宣傳和引導,協調有關部門加快產業推廣應用的速度,并給予高技術產業政策扶持;同時,堅持宏觀調控,避免低水平建設和惡性競爭,形成政府調控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作為主體、行業規范管理的產業發展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