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市場的"巧合" 究竟誰之過?
臺灣明緯電源深圳區唯一指定總代理深圳市威明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十分困惑:怎么會有一家LOGO和產品甚至產品尺寸、規格說明都與明緯電源如此相似的另外一家公司——上海明緯電子有限公司?甚至于連“明緯”兩個字都顯得別有用心,難道這是臺灣總部新授權的?可是深圳威明根本沒有收到這樣的通知,事情肯定有些蹊蹺。
打開上海明緯電子有限公司的網站,可以看到一個跟“明緯”有著相同色調、類似形狀的英文LOGO,可以看到一系列UL、CE等認證標志(但看不到認證號碼),可以看到一系列開關電源系列產品信息(產品尺寸說明,規格參數跟臺灣明緯電源產品標識相似)……但是電源產品卻又存在不同之處,包裝并不一樣,成品材質也存在明顯差異。
臺灣明緯電源在國內市場已經占有了很大的份額,這個從1982年就開始致力于開關電源產品的臺灣廠家,每年的平均增長額度達到35%,新產品從2000年至2004年擴充了100%,目前已有超過180個標致品系列2000種機型,其產品絕大部分都能構提供國際認證(UL/CUL/TUV/CB/CE)。去年明緯企業極大的降低了產品成本,產品價格有了相當幅度的調整,部分產品價格甚至低于大陸品牌。另據悉,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從今年5月份開始,臺灣明緯定貨交期將大大縮短(以前是每月兩批船,現在每月兩批船還加一次空運)。
然而,目前的情況卻臺灣明緯電源造成了許多困擾。特別是客戶方面,深圳威明科技有限公司陳小姐告訴記者:“我們擔心的是這會對客戶形成誤導。如此相似的情形,客戶不仔細辨認,真的很容易混淆,我們擔心由于客戶誤購而對臺灣明緯電源的品質和服務的信任度產生影響。而實際上,臺灣明緯公司也有針對性地在所有電源外殼上壓鑄了明緯的LOGO(2004年產品),所以我們希望客戶這個時候更加仔細辨認?!?
我們且不論上海明緯有沒有“沾光”之閑,但如此多的“雷同”,卻是“實屬巧合”,盡管道理上也許講得過去,但多少讓人有些不舒服。
電子市場接連出現這樣的“巧合”,也許他們自身通過協商調解可以解決,但有些可能就需要訴諸法律裁決了。我們更希望身處的是一個自然合偕、健康有序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