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芯片戰爭:國產VS臺灣 ? 晶電仍占據多重優勢

芯片戰爭:國產VS臺灣 ? 晶電仍占據多重優勢

作者: 時間:2015-10-10 來源:高工LED 收藏
編者按:據傳由于采用低價策略,國產芯片巨頭三安已成功打入億光的供應鏈體系,讓身處原供應鏈的晶電“壓力倍增”。

  本月月初,一則“臺灣最大LED封裝廠——首度采用國產芯片”的消息在業內引起轟動,同時,據傳由于采用低價策略,國產芯片巨頭三安已成功打入的供應鏈體系,讓身處原供應鏈的“壓力倍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1100.htm

  但從各方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仍然在多方面占據著較大優勢。

  9月25日,董事長葉寅夫特地公開表示,目前億光只有低階芯片向大陸采購,同時對于大陸芯片的采購量和金額仍然相當低,主要的芯片來源仍以為主。

  “雖然,晶電的芯片價格較于陸廠高,但透過制程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加上客戶端產品規格要求,晶電仍是億光的重要供應商。同時,晶電不斷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量身訂作,因此我們一定會本著以撐住臺灣地區LED產業的宗旨,以晶電等臺系芯片廠作為主要供應商。”葉寅夫提到。

  “從葉寅夫的話里也可以看出來,目前國內芯片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在中高端層面和晶電相比還相去甚遠,如果說三安能對晶電構成壓力還為時尚早。”有熟悉國內和臺廠的芯片企業認識表示。

  目前國產芯片領域的“一哥”——三安光電,雖然憑借近年來的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布局,在整體發展中不斷做強做大:上游,入股臺灣璨圓,與首爾半導體合作,專利交叉共享;中游,與兆馳股份、國星光電、聚飛光電等簽署合作協議;下游,與珈偉股份和陽光照明合作,同時,再加上政府的巨額補貼,在國產芯片領域穩占“頭把交椅”,并與其他競爭對手拉開較大的差距。

  但從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三安目前主要還是靠規模優勢,靠政府補貼,產品也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根據我們封裝廠的估計,三安的通用芯片可以與晶電拉開15—20%的價差,并且在一些功率段上已經不相上下,封裝廠沒有理由不采用三安的芯片。”有封裝廠人士表示。

  但該人士亦坦承,很多下游客戶還是會指定晶電的芯片,尤其是中高端的應用,在出口產品上,晶電更是占據了絕對優勢。

  尤其是在新技術如倒裝等方面,晶電等臺廠更是把國內芯片企業摔在后面。

  而我們再反觀當前事件的“主角”——臺灣封裝界的“一哥”億光,實際上今年的業績并不景氣,根據已公布8月營收統計,億光單月營收23.35億元新臺幣,月增率3.61%,年增率衰退18.34%,累計前8月營收達188.88億元新臺幣,年增率也衰退2.59%。

  “其實,億光為擺脫營收下滑的壓力,第三季度如果七成左右采用國產芯片,預估可以降低15%的成本,這將優于數家國際品牌廠商的報價要求,在7、8月份歐洲市場照明旺季來臨之際,毛利率預估將回升至23%以上,以應對目前營收停滯的壓力。”有分析人士指出。



關鍵詞: 億光 晶電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