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或可無線充電:不需要充電板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報道,根據當地時間周三發布的專利申請文件,蘋果在積極地研究利用揚聲器、麥克風和觸覺反饋引擎中多模式版本電子線圈,在其設備中整合感應充電系統的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1024.htm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發布的被稱作“利用音響或觸覺反饋設備的感應電力傳輸”專利申請文件中,蘋果描述了一款常見的雙線圈感應充電系統,專用的發射線圈與iPhone等消費電子設備中的接收線圈相互作用。與當前解決方案不同的是,蘋果的技術不要求額外硬件,而是使用音頻或振動反饋組件中的現有線圈。
在部分實現中,設備中的線圈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用于完成其設計目的,另外一種模式用于感應電力傳輸。具有代表性的這類線圈有揚聲器、麥克風,或者蘋果Taptic Engine等觸覺反饋系統中的線圈。
第二個線圈安裝在充電裝置或底座中,也可能有兩個目的。專利申請文件稱,第一和第二個線圈可能在正常運行和感應充電模式之間切換,或同時存在兩個狀態。

蘋果無線充電專利技術示意圖
每個線圈可以施加不同頻率的電流,以實現線圈的正常作用和感應電流傳輸。例如,以第一種頻率通過揚聲器線圈的電流會引起振動膜振動,發出聲音;專門用于感應電力傳輸的第二個頻率的電流不會引起振動膜大幅振動,或者產生的聲音人耳聽不見。
在采用電磁鐵而非永久磁鐵的系統中,第一和第二種模式將分別使電磁鐵處于激活和非激活狀態。在其他例子中,電磁鐵能夠被激活,幫助發射線圈、接收線圈或者這兩者,完成電力傳輸任務。
蘋果的感應充電技術要求配備底座。例如,通過iPhone的揚聲器和麥克風線圈充電必須使用多頭底座。
蘋果專利申請文件描述的感應充電系統能很好地契合其現有產品。蘋果現有產品配置有多個揚聲器、麥克風、振動反饋引擎和其他帶有線圈的部件。但是,線圈尺寸相對較小會對電力傳輸效率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給高容量電池充電的時間長得不可接受。

充電中的Apple Watch
感應充電系統對線圈直徑、距離、電阻,甚至形狀很敏感。能說明感應充電技術發展現狀的一個范例是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中的獨立線圈和蘋果磁充電線纜。盡管采用了專有硬件,Apple Watch充電速度相當慢,給其205毫安時電池充滿電的時間與使用5瓦充電器給iPhone 6s的1715毫安時電池充滿電差不多。
蘋果在Apple Watch之外的設備上使用感應充電技術的計劃尚不明確,但根據慣例,這一技術應當用于未來1或2代的其他產品。
蘋果2014年4月提交了感應充電專利申請文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