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入侵金融業 他們的預測會更準嗎?
《8月CPI漲2%,創12月新高》的新聞在各大社交客戶端引起瘋轉。據悉,這是由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生成的稿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0584.htm無獨有偶,日前,支付寶宣布推出智能客服,主要應用在余額寶、招財寶等幾項業務上,未來覆蓋所有的客服領域,最終成為金融顧問。
不久前,9月8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在現場展示了一款名為“度秘”機器人助理。
以騰訊、百度、阿里為首的機器人團隊儼然從另一世界整裝待發,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離科幻大片貌似又近了一步。

顯然,“機器人”最新目標是“進攻”金融業。
日前,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BlackRock)將收購理財初創公司“未來顧問”(FutureAdvisor),為公司機器人理財顧問業務做準備。
貝萊德做這項投資是有其必然的。據報道,過去三年里,風險投資者向面向消費者的金融技術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而機器人顧問吸引了其中大量的份額。據報道,貝萊德此次收購價格預計在1.5億至2億美元之間。
花旗集團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顧問所掌握的資產就已經從2012年的幾乎為零增加到了2014年底的140億美元,而且這種服務的受歡迎度正在日益上升。報告預測稱,在未來十年時間里,機器人顧問管理下的資產將會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勢頭,總額將達到5萬億美元。
在線理財公司WealthfrontCEO指出,在未來五到十年里,幾乎每一位投資者都會或多或少地利用到機器人投顧服務。他甚至預計,當千禧一族足夠強大時,未來或將誕生一家掌管上萬億美元的機器人投顧公司。
不過,與面向亨利族不一樣,貝萊德希望借助FutureAdvisor的技術幫助銀行和經紀公司為富裕人群提供更加順利的體驗。
可以預見,這個擁有大數據和絲毫無情緒化的機器人投顧已經走到風口上。
國內首個機器人投顧現身

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基本法的《指導意見》落地,從監管層表態來看,傳統金融與互聯網融合的節奏或將加快。事實上,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券商、銀行、保險等理財服務正涌現更多創新。
“2015年,機器人投顧將在今年迎來市場元年”。深圳一家機器人投顧公司負責人莊敬偉表示。這家公司率先推出了基于量化、云計算的機器人投顧“勝算在握”,僅需要一分鐘,它就能根據分析和預判將投資建議送達用戶,并已應用到A股市場,這也成為國內首個機器人投顧“員工”。
“這個機器人投顧是基于風險概率評估體系研發的虛擬機器人。目前勝算在握提供包括懶人炒股、解套專家、個股測評、倉位優化、自建組合、跟隨組合等適合A股的應用場景,未來還將應用到其他理財服務和產品。”
莊敬偉看來,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下,與行業相關的客戶服務、數據提供、投資資訊等產業鏈條將迎來人工智能的新機會。
相對于虛擬機器人,傳統銀行則從實體機器人方面做出探索。今年5月,小i機器人與和交通銀行聯合發布了第一臺銀行業實體智能機器人“交行小e”,并已在深圳投入使用。目前這款機器人已經在交行25個省市分支行上崗。
理財服務機器人僅僅是開始,有調查顯示,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開始了“蠢蠢欲動”,在機器人投顧上發力。這一切,還只是龐大冰山的一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