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以連接為核心定義智能家居全新生態體系
在9月22日,舉辦的2015 WIFI聯盟智能家居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先生正式對外發布了華為的智能家居戰略,邵洋表示:“圍繞華為的‘連接’能力,華為希望構建完整開放的智能家居生態體系。華為將以開放和共享為原則,與行業伙伴共享華為以‘連接’為核心的五大能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與更多伙伴合作,把產業做大做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0582.htm突破行業困惑,解決用戶痛點
邵洋表示,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渴望始于上個世紀30年代。1936年,電影大師卓別林導演的電影 《摩登時代》,用夸張而幽默的手法表現了工業時代的人類對智能家居的渴望和憧憬。
在邵洋看來,未來的智能家居主要有以下四點特征:第一、連接無處不在。統一的連接標準,無縫的連接網絡,自動的連接過程,穩定的連接效果;第二、超強感互性。智能家居的交互需要更為人性化,如語音交互、視覺交互、腦電波交互;第三、情感性。智能管家系統,將可以提供給用戶各種需要的服務,即從有限的服務到所想即所得到所需即所得,并最終實現與人在情感層面的交流;第四、智慧性。通過大數據和云平臺,讓智能家居產品具備自適應學習的能力。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的智能家居行業并沒有明確的引導方向,一直處于用戶有痛點、企業有困惑的狀況。
“這其中主要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方面,智能家居領域目前缺乏統一的標準協議,不同廠商之間的智能單品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產業是一個開放性產業,需要通過產業合作來實現智能家居的產業化發展,而目前產業各方還大多處于各自為戰、閉門造車、為了智能而智能的狀態。”邵洋表示,基于以上原因,目前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體驗普遍不佳。諸如智能設備安裝復雜、互聯操作體驗差、用戶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層出不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華為將以‘連接’為核心的五大能力,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搭建智能家居生態系統。”邵洋表示,這五大能力包括:海量的終端用戶、家庭網絡連接設備、Hilink通信協議、操作系統Lite OS和IoT 芯片。
邵洋稱,“華為希望通過構建這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實現智能家居行業的三點突破:第一,通過統一的操作系統(OS),兼容的通信標準與協議、適配芯片解決方案,滿足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需求,實現智能設備無縫、自動的連接體驗,著重解決用戶痛點及行業困惑。第二,通過豐富的智能單品、手機與APP,滿足用戶與智能設備完美的感知和交互需求,讓交互在不同場景下輕松、精準的完成。第三,通過互通的云平臺、多樣化的內容與服務,滿足用戶對智慧生活的個性化需求,并最終實現與人在情感層面的交流。”
華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邵洋表示:“智能家居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主要戰略方向之一,我們將在此領域持續投入與耕耘。但同時,智能家居產業廣闊,我們將依托華為以‘連接’為主的核心能力,有所為,有所不為。”
據了解,圍繞連接,華為完整開放的生態體系包括三個層級:
在最頂層的云端:基于內容云,第三方云和服務云,華為可以為海量的終端用戶提供了安全穩定的數據服務。
在中間的控制和連接層:華為的家庭網絡連接設備,智能路由器及OTT產品,支持多種連接制式,多種協議之間的轉換,性能優異穩定;而華為提供的“通用語言”Hilink協議具有強大的兼容性、自組網能力,尤其是在開放的互聯互通能力上具有絕對優勢;與此同時,華為自主開發的操作系統Lite OS,以安全、可靠、低功耗、小體積、實時響應等特性給各種智能家居的開發和運行提供了統一的運行保障;華為自主研發的海思芯片,可以為智能家居提供更加靈活、更加強大、更加多元的芯片解決方案。
在智能單品層面:華為不會做具體的智能家電類產品,但華為會把自己在連接、操作系統和芯片方面的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與此同時,華為還可以實現合作伙伴產品與華為智能手機及可穿戴設備的全線互聯互通與互動。
智能家居是IT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向傳統家電產業滲透發展的必然方向。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華為愿意開放操作系統(OS)與標準協議、終端軟硬件能力、云平臺能力,通過用戶共享、數據共享、利益共享來和更多伙伴合作把智能家居產業做大,實現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實現優勢互補,共建開放的智能家居平臺。
此次在北京召開的2015 “WiFi聯盟智能家居峰會”,得到了包括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Allseen聯盟、開放互連聯盟、華為、海爾、高通、Marvell等組織與企業的大力支持。大會將見證Wi-Fi技術如何能延伸到個人電腦、消費電子和移動領域之外,進入到智能家居領域,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