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IC大廠紛紛擁抱Arduino,原因是?

IC大廠紛紛擁抱Arduino,原因是?

作者: 時間:2015-09-08 來源:CTIMES 收藏
編者按:Arduino自2005年發跡,初期僅為教學之用,真正受Maker的重視并有各種衍生性發展約自2008年開始,而真正受IC大廠重視進而相繼支援則自2013年開始,推估后續仍會有其他IC大廠宣布支援,日后Arduino仍有許多發揮與想像空間。

  2013年8月Intel宣布進軍穿戴式(Wearable)、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并對此提出Gelileo開發板,該板能相容接腳與軟體整體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E),以及程式語法、函式庫等。另外Intel也推出僅有SD記憶卡大小的Edison,Edison的開發板一樣相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9789.htm

  2014年1月Linear Technology提出Linduino ONE開發板,該板相容于Arduino,2014年6月MediaTek與深圳SeeedStudio合作,以MediaTek MT2502晶片設計出LinkIt ONE開發板,該板也同樣相容Arduino。

  2015年4月Samsung針對物聯網市場提出ARTIK系列的模組板,包含ARTIK 1、5、10等三款,一樣強調相容Arduino。

  雖然許多IC業者都強調自身的晶片接腳排列、晶片韌體程式開發相容Arduino,但真正通過Arduino官方認證的目前僅有Intel,Samsung僅是宣布爭取認證,仍需一段時間才可能正式通過認證,至于其他業者僅標榜相容,但未曾想要通過Arduino官方認證。

  2014年7月Intel、Samsung成立OIC(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物聯網應用協定的產業聯盟,以抗衡Qualcomm為主的AllSeen聯盟。OIC強調支援多種作業系統,包含Linux、Tizen等,其中也包含支援Arduino,但AllSeen方面則尚未特別支援Arduino。

  更確切地說,OIC協定主要支援2種Arduino系統電路板,一是Arduino ATmega 2560(用來取代Arduino Mega),另一是Arduino Due(核心為ARM Cortex-M3)。簡單而言必須是規格較強的Arduino才行,最大宗普遍運用的Arduino Uno則不在其列,不過多數人一提到相容Arduino,多半就是指Arduino Uno,有時則包含較Arduino Uno更早的Arduino Duemilanave。

  2015年7月EPSON推出新的液晶顯示器控制晶片S1D13781,其開發評估板也能以Shield(指Arduino專用的功能擴充卡)型態相容支援Arduino Due。

  不僅大廠擁抱,新興小廠也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支援了Arduino,Espressif公司推出一顆相當低廉的Wi-Fi收發器晶片ESP8266,由于含電路板僅5~7美元一片,太過低廉的結果使許多人爭相試用,試用體驗后對不滿之處加以改善,提出許多軟體補強,其中即有人開發出能相容Arduino開發環境與語法的函式庫。

  除了硬體晶片商支援外,軟體大廠Microsoft也在2015年4月提出各種軟體技術以支援Arduino,如Windows Remote Arduino、Windows Virtual Shields for Arduino technologies,且是以開放原碼方式釋出。另外也有Arduino for Visual Studio 2015等。

  而麻省理工學院提出專供給兒童(目標年齡層為6~15歲)學習、體驗開發撰寫的程式語言Scratch,也很早即有Arduino專用版,稱為S4A(Scratch for Arduino),且早有中文書面市。

  為何IC大廠要擁抱Arduino?原因無他,多數IC大廠的營收已轉緩,年營收均僅個位數成長,且從近期的幾宗大手筆購并案即可感受。而真正物聯網的主流大宗應用(或稱殺手應用)尚未浮現,但此市場機會可能來自過去少有聽聞的小廠,甚或是創客(Maker,或稱自造者)。

  由于Arduino可簡化、降低嵌入式應用的開發難度,有助于IC大廠吸納更廣泛、多數的業余開發者(電子嗜好者、學生等),IC大廠等于在接觸與開辟另一群潛在的新晶片購買客戶。

  雖然會有許多興趣開發者的產品僅在于自娛,或試圖發展成事業但終究未果,無法帶來可觀的晶片新需量,但只要有一、二個成功的創新應用開發能大幅增量成長,晶片銷售動能便有機會提振,此類同于創投概念。



關鍵詞: Arduino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