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智能床墊 小米生態鏈還將血洗那些行業?
為什么這樣做,當然是擺脫處理器廠商的掣肘,像華為一樣。同時也有說法認為,聯芯有技術,但是缺錢去砸,而處在風口的小米并不缺錢。不知道如果這一戰略如果快速推進,高通和聯發科是否感受到一絲寒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9653.htm5、筆記本:這可能是很不相關的一個領域,但從幾位業內人士的說法中,看著不像玩笑。據說從去年起,三星的固態硬盤就已經送到小米測試,而小米甚至還嘗試過找上有存儲代工廠商,生產固態硬盤。
6、玩具:玩具也是小米最可能涉足的領域之一,在2013年,小米還在望京的卷石天地大樓辦公時,就已經有內部團隊在關注這一領域了,但一直沒有下手去做,是還沒有找到好的切入點。如果有印象,有一次小米發布會,是以玩具遙控車為禮物贈送的。
7、虛擬現實產品:一位在虛擬現實設備領域創業的資深創業者向智東西透露,2個月以前就已經聽說,小米內部已經在做VR游戲和硬件設備方面的考量,認真評估過這個領域。不過從目前的行業大環境看,國內外,虛擬現實設備都還沒有產生一個爆品,無論投資界還是大公司都表現得十分謹慎。
以上是從業內人士的交流中看到小米生態鏈最有可能布局的幾個領域,但仍然只是少數的一部分,在另外一些熱門的領域,比如家庭機器人、智能眼鏡等方向,并沒有聽到太多傳言和風聲。
關于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玩法,也許遠比想象的復雜,事情沒有那么單純。
按照小米官方多次的表態說法,有幾個關鍵詞:1、小米將不擅長的領域,交給生態鏈的專業企業去做。2、小米生態鏈只投大眾需求量大,有剛需,能成為爆品的公司。
不過這個生態鏈企業軍團的組建產生的能量可能遠不僅僅是占領某個市場那么簡單,投資公司,推高估值,套現也成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意經。
一位深圳創業圈人士向記者表示,小米投資生態鏈企業有一個“潛規則”,給投資的企業提供3年的保護期,3年內投資的公司可以綁定小米的資源,3年后不再依賴小米,同時小米也有權投資同領域的其它公司。
投資大量生態鏈企業也成為雷軍“羊毛出在豬身上”互聯網玩法的一種很好體現,通過以比較少的資金投資到一個新的領域,然后將該生態鏈企業估值推高,小米在后幾輪融資中,就可以變現;投資的公司多了之后,這樣也能形成一種滾雪球的效應,變成大的買賣,“把投公司和賣公司做成一種生意,2013的時候資金很緊的時候,把生態鏈的企業估值拱上去套現。”幫了小米很大的忙,一位創業者說。
不管是從占領某個市場,還是從投資公司輪軸轉套現這樣的生意,小米生態鏈企業對小米都是非常重要大一部分資產。
有業內人士提到,小米現在正在進入更為險惡的競爭環境,突圍會變的越來越難,其中一個原因是之前的積累的營銷優勢缺少門檻,容易被跟隨者學會。
“小米現在的投資不是戰略布局,缺少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大部分是圍繞小米手機組建一個更大的生態,缺少更長遠的戰略,考慮的更多是當下能不能用起來,而不是未來能否改變世界。”對小米的這種投資邏輯,也有投資人認為是一種相對“短視”的做法,原因則是,小米現在所投資的這些公司,都是以賣出產品為第一要務和目的。“作為未來技術積累的項目較少,類似谷歌對很多前沿技術的布局,作為一家估值400億美元的公司,應該考慮了。”這位創業者說。
移動電源相關文章:移動電源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