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40億美元 可穿戴第一股Fitbit上市淺析
開盤飆升50%!Fitbit強勢登陸美國紐交所,融資7.3億美元,股票代碼FIT,成為可穿戴設備第一股。該公司開盤即報30.40美元,較20美元的招股價飆升50%。若以每股20美元計算,Fitbit市值也已突破40億美元。這也將是今年美國最受關注的科技公司上市交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6113.htmFitbit 2007年創辦于舊金山,是可穿戴設備的先驅者和推動者。他們的健康類智能手環可以測量用戶的步數、距離、熱量消耗和睡眠狀況。Fitbi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S-1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平臺整合了健康運動設備、軟件以及服務,通過數據、激勵和指導,幫助用戶生活得更加健康。
從2008年開始,Fitbit先后推出了命名為Tracker、Ultra、One、Zip、Flex、Force、Charge、Charge HR、Surge的系列產品以及智能體重秤Aria,售價從60美元到250美元不等。七年的開拓,Fitbit始終是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領頭羊,不斷普及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Fitbit對可穿戴行業的意義還在于開拓了市場,帶動了Jawbone、Withings和小米手環等后來者不斷進入這個領域,推出更加多樣化、更低價格的同類產品。可穿戴市場是目前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同樣是IDC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同比增長一倍,預計2018年的銷量更將從2100萬件繼續增長至1.44億件。
小米手環背后的華米科技創始人黃汪對新浪科技表示,“Fitbit開拓了可穿戴行業,并且讓智能手環為廣大消費者廣泛了解和接受,(他們的上市)對行業也是利好。”
先行者的商業成功
與此前上市的運動攝像機GoPro相似,隨著可穿戴市場的急劇增長,Fitbit作為先行者也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市調公司NDP數據顯示,Fitbit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2080萬件產品;去年更是占據著市場68%的份額。
Fitbit的成功不僅得益于開拓市場的先發優勢,得益于覆蓋高中低端的多樣化產品,更歸功于龐大的銷售網絡和全面的設備支持。其銷售網絡包括全球50多個國家的4.5萬家零售店以及網上渠道,甚至可以在美國的超市和郵局找到蹤影,Fitbit產品可以與超過150多個移動設備同步。
在過去三年時間,Fitbit營收分別為7640萬美元、2.71億美元和7.45億美元,銷量分別為130萬、450萬和1090萬件。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兩倍,從1.09億美元猛增至3.36億美元,銷量從160萬件增至390萬件。而通常每年第四季度才是銷售旺季,銷量或占據全年的四成以上。
依靠著銷量的急劇增長,在其他競爭對手還在虧損之際,Fitbit率先實現了財務健康,具備了成熟的上市條件。去年該公司首次實現盈利,實現利潤1.32億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4800萬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2.378億美元,估值達到了30億美元。
與銷量同步增長的是活躍用戶數。過去三年時間,Fitbit的活躍用戶從60萬人猛增到今年第一季度的950萬人。按照IDC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Fitbit占據全球可穿戴市場34%的份額。越來越多的名人和普通消費者都開始習慣健康類可穿戴設備的生活方式,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在公開場合戴著Fitbit手環。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雖然Fitbit在可穿戴市場占據著明顯的先發優勢,但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成熟,Garmin、三星、Jawbone、微軟等強勁對手先后進入,他們也面臨著越來越沉重的競爭壓力。實際上,Fitbit的市場份額處于明顯下滑的態勢,已經從此前的超過六成下滑到目前的三成多,而未來或許也會持續下行。
專利訴訟戰是市場陷入紅海的標志之一。就在Fitbit提交上市之后,他們的競爭對手Jawbone連續發起了兩起訴訟案:訴稱Fitbit不僅惡意挖角Jawbone獲知重要專利的技術人員,而且侵犯了Jawbone關于智能手環健康追蹤應用的相關專利。Jawbone目前的市場份額為4.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