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普將離任 微軟人事調整有何影響?
北京時間6月18日凌晨,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a)宣布,微軟將調整公司高管團隊,意在優化組織架構,順應公司戰略。經過此次調整,負責微軟設備業務的前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將于過渡期后離任。而微軟執行 副總裁特里·梅爾森(Terry Myerson)將掌舵包括移動端業務在內的新部門——Windows及設備事業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5956.htmIT獨立評論員孫 永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微軟在移動端的主要問題出在產品和系統的體驗上。人事調整僅是公司的策略性行為,短期內對移動業務不會有很 大影響。今后云計算業務將成微軟業績的新引擎,移動端繼續發力則是打造跨平臺Windows生態的前提。
有助跨平臺生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微軟的新高層架構將包括12名高管。其中,執行副總裁特里·梅爾森將領導新成立的Windows及設備事業部,該部門將整合現有的操作系統事業部和微軟設備事業部,致力于提供基于Windows生態系統更私人化的計算體驗。
執行副總裁斯科特·格斯里(Scott Guthrie)會繼續領導云計算及企業的“C+E”團隊,并致力打造智能云平臺。這一部門還將推進ERP(企業資源規劃)和CRM(客戶關系管理)業務。
執行副總裁陸奇(Qi Lu)也將繼續領導應用及服務事業部,該部門將專注于重振生產力服務,涉及橫跨所有設備的數字工作開發。
經此次調整,史蒂芬·埃洛普、基里爾·塔特里諾夫 (Kiril Tatarinov)和埃里克·魯德(Eric Rudder),都將在過渡期后離開微軟。
2010年,時任微軟商業軟件部門總裁的埃洛普入職諾基亞擔任CEO,在采用WP系統未獲成功之后,埃洛普又決定把諾基亞移動出售給微軟,自己也重返微軟擔任設備與服務部門的副總裁。為此,業界均戲稱埃洛普為“特諾伊木馬”。
納德拉強調,微軟現下的戰略核心是“移動為先”和“云為先”,要開發出高質量的生產力服務和平臺,因此需要抱著三個互相關聯的大膽志向,即:重塑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建設智能化的云平臺;創造私人化計算。
孫永杰表示,微軟這次把操作系統事業部和設備事業部合并順理成章,主要意圖是借助平臺及硬件,整合推廣Windows生態系統。微軟在整體戰略上強調跨平臺融合,自然需要統一用戶體驗。理論上講,調整后能更好執行這一策略。
商業云營收連續高增長
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處境極為尷尬。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終端銷量中,WP的銷量同比增長14%,但市場份額不足3%。形成對比,Android、iOS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0.7%、15.4%。
不過在平板電腦市場上,此前微軟推出主打商用辦公的Surface Pro 3后,取得了不錯反響。而今年晚些時候,微軟將推出Windows10,這是微軟首次提供可以免費升級的操作系統,并支持PC、平板、手機等多終端的無縫連接。
微軟201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其營收217.3億美元,同比增長6.5%;凈利49.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該財季里,微軟出售給PC制造商的 Windows OEM(包含Pro和non-Pro版本)營收同比均下滑,PC換代周期更顯疲態。與此同時,其商業云營收已連續七個季度保持100%以 上的增速。
孫永杰稱,微軟云計算業務的營收增長很猛,但利潤并不高。原因在于現階段如谷歌、亞馬遜都在推廣云計算,大家正比拼價格。未來的微軟,云計算肯定是一個新的增長引擎。
他同時指出,從目前情況看,跟智能手機相比,微軟在平板電腦這塊的表現相對要好。但移動端依然是微軟一大軟肋,如果未來微軟不能在移動端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統一各平臺體驗實際上就無從談起。因此對于移動業務,未來的微軟需要背水一戰,繼續加強攻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