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大學:“互聯網+”實戰
2015年5月6日,第39期“信息化大講堂”在燕園大廈如期舉行,本期大講堂邀請到前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大學先生,他與在座的各位嘉賓們分享了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新模式以及他的管理創新心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4028.htm演講伊始,他提到:互聯網創業公司一旦公司進入爆發期,每個部門都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此時,CIO應該站在什么層面去思考?如何與CEO進行溝通?怎樣進行管理?如何創新技術?這些都是CIO面臨的難題,李大學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給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與指導。
通過技術 實現改革
李大學談到:京東的成功是依靠技術改革,技術就是企業的發動機,讓企業快速發展。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都要有相對應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要隨著公司規模變化而變化。特別是業務部門和研發部門不能脫節,要讓技術研發成為整個公司的事,這樣才能將公司真正變成互聯網公司,變成一個技術驅動的公司。

研發管理“123”框架
1個愿景:就是夢想,讓一群人團結在一起去做一件事情。對于“互聯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講出一些故事來,談夢想、談使命,讓大家對互聯網更有熱情更有使命感。
2個關鍵:一是指企業文化,例如京東的管理架構跨越度非常高,從管理層的博士后到物流倉儲人員,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挑戰。企業中的業務部門是非常強勢的,研發部門比較容易被忽視,其實企業更需要尊重技術的文化,給研發人員提供良好的氛圍,讓技術人員進入決策層。作為企業的CIO要有這樣的使命感,要將技術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整個研發團隊需要彼此信任、共同成長、互相分享。二是指企業結構,京東主要分為兩條線:管理線和專家線,公司設置梯形晉升途徑和鼓勵獎賞制度,讓管理層和技術層分工明確、互相制約。
3個體系:產品體系,互聯網重視體驗,產品的規劃、落地和運營都需要一種體系,通過不斷的測試找出最佳運營方案,這時候大數據的作用就非常清晰;架構師體系,通過選舉產生架構委員會,來研究制定公司的戰略,讓公司信息傳播暢通,促進各部門的合作;項目管理體系:每一個部門提前計劃出短期戰略目標,將每一個人放在每一個項目里,每一項目的成本和每個人的成本都要算清楚,要保證每個人百分之七十的時間在項目里,其他百分之三十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通過項目推動整個研發項目,完成技術創新。
創新最大的殺手是CEO
CEO總是看到項目延期、員工犯錯,這容易讓員工裹足不前,而只有不斷犯錯才會創新。如果一個企業的CEO害怕研發人員犯錯,他會對研發部保密業務部的項目,這樣會導致研發部和業務部相分離,最后可能在運營環節中犯更大的錯誤。要允許在創新中犯錯誤,要犯新的錯誤,但是要防止大家犯重復的錯誤。
京東創新三要素
資源,每個人在付出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去完成任務的同時要付出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去創新;流程,在業務方面要集思廣益,在研發方面,每個季度都要進行技術創新的競技。對于比較邊緣化的創新項目,京東選擇將它獨立出來形成孵化器,給項目負責人兩至三年的時間去完成;價值觀,要認識到“互聯網+”前所未有的機遇,它比電子商務和O2O更加具有發展前景。
推進傳統企業創新的三大力量
首先因為大型互聯網集團強勢的進攻,傳統企業想要繼續發展就要創新,其次是跟隨“互聯網+”的大趨勢,全民都加入到了創新創業的浪潮中,最后是傳統企業自身的創新訴求。他提到:傳統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具有資源和資金,最重要的任務是把資本、資源和團隊結合起來,而最大的問題是缺少技術人才和互聯網運營人才,所以要特別注重挖掘人才,學習先進技術。
傳統企業“互聯網+”新模式
“B2B+O2O+金融”的模式,他以服裝業為例談到:未來在服裝業,可以將服裝的設計和生產變為一個環節,拿出設計模板讓超市的人去選,然后按照客戶的需求直接生產,這樣可以省去大量的時間,以前幾個月時間完成的事現在只要兩三周,同時還要增強對市場的敏感度,牢牢把握市場動態,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庫存的消耗。
傳統企業進行“互聯網+”三步驟
第一是將傳統企業打碎,不要將它看成一個整體,這樣就可以發現有些片段是多余的,有些則是必須的,第二是片段優化,第三是重構商業模式,橫向整合加上縱向整合,最后發展為平臺變成生態系統,而且做到行業最好。

互聯網+“123”
1個夢想,用夢想團結一個團隊,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團隊,沒有團隊什么都做不成。
2個發動機,用戶思維,一切圍繞著用戶去設計,傳統企業發展較慢就是流程復雜,互聯網發展快是因為充分授權、充分信任,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滿足用戶需求;數據思維,利用大數據算出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的成本,優化運營。
3條生命線,信息系統,B2B里面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工廠不了解一線的銷售情況就會產生大量庫存,如果打通所有的信息流,掌握每一位顧客的基本信息,就可以做出預測,進而利用有效數據指導生產;物流系統,建立物流網絡,降低社會化物流成本,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非常大;資金流,將交易互聯網化、數據化。
分享的最后,李大學提到:“互聯網+”的核心就是圓思維,企業實現“互聯網+”需要注入新鮮血液,需要有夢想的年輕人,與此同時,創新要有清晰的框架與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