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務 華為積極布局轉型謀發展
根據華為新的服務戰略,以往,華為運營商BG的模式是產品驅動+服務支撐,今年將徹底變為產品+服務雙驅動,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轉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3592.htm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副總裁雷戰奎說,當輪值CEO徐直軍發布了這條重大戰略后,我的朋友圈被刷屏了。
雷是在華為服務收入到50億美金時來到這個崗位,談及服務戰略的實施,他認為這意味著服務業務迎來了風口。
“未來華為戰略核心之一就是服務, 華為如果不轉型,就有可能被替代掉。”雷戰奎說。

為什么要“服務”
根據服務20億用戶的實踐與觀察,華為認為“用戶體驗就是第一生產力”,并提出了刷新傳統CT業務體驗的實時(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線(All-online)、個性化自助(DIY)和社區化交流和分享(Social)的“ROADS”標準,認為這一標準將引領整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方向。
具有顛覆性的ROADS體驗,對運營商來說需要具備更加敏捷的運營能力,這意味著企業IT系統要從支撐系統走向生產系統,從主要面向內部走向面向客戶、伙伴;網絡和IT基礎設施要走向軟件定義和云化。
在用戶體驗獲得極大改善的同時,企業將不得不面對更加復雜、更加動態的ICT基礎設施與更加個性化和更加敏捷的企業運營需求之間的矛盾。這一挑戰要求華為與客戶和伙伴之間更加全面地戰略性合作,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因此總結指出,“服務成為華為幫助客戶和伙伴應對未來挑戰和轉型的關鍵,以及華為自身持續增長的關鍵”。
2014年,華為服務業務預計銷售收入104.9億美金,占運營商BG總收入的33%,已經成為運營商BG快速增長的引擎。
引擎的雙重含義是,一方面服務已經成為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另一方面,服務能力也成為華為硬件設備占領首都等流量高地的強大武器。
香港的PCCW正在漲價,因為華為給他做了SmartCare?CEM專業服務,PCCW的網絡質量和用戶體驗明顯優于對手;在尼日利亞,政府只允許一家各方面都過關的運營商放號,因為華為提供了管理服務,幫助它規劃了整個業務周期。而在印尼等新興市場,華為強大的BOSS軟件承諾運營商減少業務開通周期,以占領市場先機,這為華為贏得了雅加達等重要城市的設備和服務合同。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提出服務驅動的本質就是,在目前競爭壓力和運營商ARPU持續走低的狀況下,華為要讓運營商首先賺到錢,這樣才是最扎實和長久的伙伴關系,而無需擔心會被替換掉。
華為為之奮斗的ROADS體驗,完全顛覆了傳統電信業務的末端體驗,其實施的關鍵就是從網絡集成到運營服務能力,比如說更快捷,要讓運營商縮短業務推出時間,就需要強大的BSS和OSS系統做支撐。
華為也明確提出,IT系統應該從面向內部走向面向客戶、伙伴,從支撐系統走向生產系統,這不僅是華為為客戶提出的目標,也是華為服務本身的發展訴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