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是方向 但短期難突破
“工業4.0”是新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備一環,該主題在2015年還會受《裝備制造2025年計劃》出臺、編制《機器人“十三五”規劃》等事件的刺激,可帶來持續全年的機會。日前,博時基金發布2015年投資策略報告指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8769.htm據悉,工業4.0是德國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布的概念。相對于工業1.0–機械化、工業2.0–電氣化與自動化、工業3.0–電子信息化,工業4.0以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為主,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生產模式,使得工業向智能制造轉型。
博時基金認為,我國目前主要處在工業3.0階段,如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核心技術還有待提高,技術路線和標準也有待制定統一。
但工業4.0符合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因為我國目前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上行的壓力,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我國雖是制造業大國,但在全世界分工仍中處于中低端,在人力成本上升下相對其他國家優勢下降,因此對外的角度也需進行升級提高競爭力;我國工業技術上我國仍比較落后,如機器人等核心技術仍依賴于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
博時基金指出,工業4.0雖然是中國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但中短期難以突破,仍需時間,短期主要以事件催化主題推薦。據介紹,工業4.0重點子行業包括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相關的裝備制造業、3D打印、物聯網等。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