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為何小米在巴西市場遲遲不現身?

為何小米在巴西市場遲遲不現身?

作者: 時間:2015-01-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8648.htm

  與在中國市場呼風喚雨的氣勢相比,手機在海外市場似乎有些磕磕絆絆。早在2012年雷軍就在各大場合宣布要大舉進入巴西市場,去年初更是鄭重宣布2014年要進入的10大海外市場中巴西赫然排在名單前列,但是直到今天,小米在巴西市場仍然不見蹤影,究竟是什么擋住了雷軍的腳步?

  [正文]

  巴西有2.1億人口,人均GDP超過11,000美元,是目前全球第四大單國智能機市場,每年有6000萬臺以上的智能機銷售量,、中興、、TCL/Alcatel等國內品牌巨頭都一直想在巴西分一杯羹。

  早在2012年,雷軍就在各大場合宣布小米要大舉進入巴西市場,聘用的全球副總裁Hugo也是巴西人,去年初小米更是鄭重宣布2014年要進入的10大海外市場中巴西赫然在名單前列,但是直到今天,小米在巴西市場仍然沒有現身。要說小米不覬覦這個市場應該不大可能,那究竟是什么擋住了雷軍的腳步呢?

  巴西手機市場是一個傳統零售主導的市場,這個市場渠道的話語權掌握在傳統賣場手上(類似國內國美、蘇寧),巴西電商的零售定價跟實體賣場是一樣的,消費者還需要向渠道各個環節支付昂貴的費用以及稅費,因此巴西手機的零售價是全球最高的,例如iPhone6的價格巴西是美國的2倍。其實無論從哪方面看巴西都是小米的理想市場,很多巴西朋友也對小米非常期待,期待小米早日進軍巴西解救消費者。但令人不解的是小米進巴西一拖再拖,擱淺了兩年都沒動靜,巴西手機圈甚至傳言小米準備嘗試在走運營商、賣場等傳統路線。

  其實小米進軍巴西受阻在筆者意料之內,只是對受阻這么長時間感到奇怪。理論上受阻1年左右是比較正常的,如今2年多了就不大尋常了,個人分析小米在巴西遇到的困難可能有以下兩點:

  1、 沒有設計好商業模式。在巴西做手機最難的就是解決商業模式的問題,是進口還是本地生產、從哪里進口、誰來進口、怎么本地生產、CKD還是SKD、自己建廠還是找合作方、找誰合作……一系列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成本以及零售定價。這里簡單解釋一下在巴西設計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同樣一款FOB 100美元的產品,在同樣利潤的情況下,有的廠家需要定價999巴幣,有的可以定價899巴幣,但是三星只需要定價599巴幣。商業模式的好壞直接決定你的產品有無競爭力,三星和LG在巴西都有一個秘密的商業模式團隊,全部是韓國人,大多對巴西稅法研究多年并且具有實戰經驗,機密辦公、薪水很高,外人挖不到。其巴西本地團隊只負責日常運作,根本接觸不到這個核心,連巴西本地CEO都不清楚自己賣的產品為什么是這個價。現在很多中國公司也漸漸了解巴西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但是研究得不夠深入,這跟中國公司急功近利的本色以及KPI考核是強相關的。和中興對巴西手機商業模式應該說是中國企業中最了解的了,對于當地商業模式的研究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停過,但由于員工調動頻繁,后人總質疑前人的結論,任何事情推倒重來,導致積累很慢一直在路上。總之,筆者個人認為巴西商業模式的問題應該是阻礙小米進軍巴西的一個重要原因.

  2、 電商落地的問題。小米應該已經發現,在巴西然消費者喜歡網購,且電商增長速度在拉美排第一總用戶群體數也是拉美第一,電商購買力甚至接近美國,但是巴西居然沒有一個純電商生存下來了,因為巴西電商的生態環境太差,物流、稅收、人工、倉儲等一系列問題讓電商公司艱難生存,跟中國、歐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另外在巴西找不到像中國的天貓、京東這種合作伙伴。那就找巴西當地最大的電商吧,在巴西最大的B2C電商是B2W和novo.com,隸屬巴西當地最大的兩個傳統賣場(類似中國的蘇寧和國美),網上的零售定價跟實體店面一致,跟廠家索要的margin點數與實體賣場相差無幾。自己干吧,會發現問題更多并且互聯網流量奇貴(價格是中國價格的5倍左右)。所以巴西圈內傳言小米準備找運營商、賣場走傳統路線也不一定是假的,其巴西團隊在壓力太大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忘掉初衷、失去方向。

  小米是筆者很尊敬的公司之一,即使針對巴西市場也不敢妄給太多評論和建議,特別是在粉絲經營、口碑營銷、產品選擇上更是不敢班門弄斧,很期待小米盡快進入巴西市場為中國手機業奪回門臉,打敗韓國軍團。以下幾點建議僅代表個人觀點:

  1、 不要顧慮太多,前期敢于投入和嘗試。小米在巴西成功的機率目前很大,因為產品還沒上粉絲就很多了,很多巴西消費者知道的唯一中國品牌就是小米。所以如果要上第一款產品一定要超出巴西消費者的預期,巴西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更喜歡口碑傳播,好的壞的傳得都很快。

  2、 巴西市場其實非常適合小米的互聯網經營模式,而且可能比中國更適合。互聯網在巴西的增長速度很快,巴西互聯網用戶貢獻的ARPU值非常高,因此無需擔心后期盈利問題,發展用戶是首要任務,自己建電商平臺自己賣。

  3、 團隊中盡快培養能接中國和巴西兩邊地氣的人,或者找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咨詢公司和合作伙伴,不建議找巴西當地咨詢公司或者跨國咨詢公司來解決各種難題,歷史經驗證明他們在巴西市場除了會花錢和花時間,其實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

  以上的分析屬于筆者的個人看法,實際上無論什么原因阻礙了小米在巴西的上市步伐,筆者都相信小米能夠迅速找到解決方案,并且取得成功。

  [預告]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競爭進入紅海、智能機產業鏈成熟、國產品牌廠商規模壯大,走出國門似乎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目前中國廠商在亞太做得最好,其次是歐洲、非洲、中東,但是在拉美最大的市場巴西,中國廠商幾乎遭遇了集體“滑鐵盧”,不僅是小米遲遲未能打開局面,就是早一步進入的中興、、TCL/Alcatel等廠商智能機市場份額加起來都不到1%。這是為什么呢?請關注《智慧產品圈》1月19日的報道“為什么中國智能機品牌廠家在巴西市場集體遭遇”滑鐵盧”?”。



關鍵詞: 小米 華為 聯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