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年中國半導體十大新聞事件
2014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消息不斷。上有國家大政策,下有企業大發展,好消息一個接一個,簡直讓人應接不暇。讓我們回首2014,看看半導體產業的十大新聞事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7405.htm 1、集成電路綱要發布 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新契機
今年6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正式發布。這是是繼2000年發布的18號文件及2011年發布的4號文件之后,我國針對集成電路發布的產業政策。《綱要》提出到2015年建立與產業發展規律相適應的融資平臺和政策環境,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2020年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30年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綱要》的出臺意味著政府下定決心并將花大力氣來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實現自主可控。其最大的亮點是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告別以往專項獨立作業的模式,強化產業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統籌協調整個產業發展,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點評:目前我國芯片產業對外嚴重依賴,國內約有八成的芯片需要進口,其中高端的幾乎全部要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國內的電子產品需要“看他人臉色行事”。而此次《綱要》的多個首創點,無疑將會助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縮小國際差距提供了發展機遇。
2、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設立 本土芯片產業有望借勢崛起
在工信部、財政部的指導下,9月24日,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同簽署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標志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投入。
國家產業基金的問世,有望以千億規模撬動地方、社會2~3倍的資金量,以及4~5倍規模的銀行貸款,萬億規模資金將進入集成電路領域,為這一行業注入發展的直接動力。目前,地方版集成電路發展政策已相繼出臺。除2013年12月北京成立IC產業發展基金外,2014年天津濱海、安徽、甘肅、山東、四川等地也已相繼出臺地方版集成電路扶持政策。集成電路作為高資本企業,資金的支持十分重要,產業基金的建立有望破解發展瓶頸,為中國本土芯片企業崛起帶來契機。
點評:鑒于當前我國集成電路企業面臨以上四個問題,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都相對較低的代工模式將是“本土芯”在未來幾年崛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優先選擇,而在代工模式成熟基礎上,有可能出現強有力的本土IDM廠商。
3、英特爾入股紫光、瑞芯 中國集成電路企業價值大增
9月26日,英特爾公司與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一系列協議。英特爾將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并獲得 20%的股權。紫光集團將與英特爾公司攜手聯合開發基于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解決方案。此前,英特爾還入股了中國本土主流的平板電腦芯片供應商瑞芯微電子。這一系列合作協議的達成,一方面顯示我國集成電路企業價值不斷提高,已經受到國際芯片巨頭的重視,另一方面顯示我國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戰略性舉措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中國集成電路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小散弱,企業融資瓶頸突出、持續創新能力不強,如想迅速扭轉這一局面,需要大資本、大投入和大戰略。
點評:這次戰略合作中,英特爾給紫光旗下展訊和銳迪科的估值著實不低。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時,市值只有26.87億美金,而這次英特爾給出的估值卻是75億美金,短短一年間,展訊和銳迪科溢價就高達170%多。英特爾當然不是冤大頭,明年展訊和銳迪科合并后將A股上市,市值將至少600億元人民幣,只能說明是英特爾高瞻遠矚,提前布局,搶占先機。
4、中芯國際深圳廠投產、28nm試量產 芯片制造進步快速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12月17日宣布其在深圳的8英寸晶圓廠正式投產。根據計劃,中芯深圳廠今年年底前將會達到每月1萬片的裝機產能,在2015年達到每月2萬片,全部產能規劃為每月4萬片;生產工藝為0.35微米到0.13微米;產品主要應用方向為圖像傳感器、邏輯電路、電源管理IC、顯示面板驅動芯片等消費及通訊電子。中芯國際深圳8英寸廠是中國華南地區第一條投入使用的8英寸生產線,如果該項目運作成功意味著中芯國際在華南地區完成了設點,其在中國內地的整體布局也將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中芯國際28nm工藝制程也取得重大進步,成功制造28nm Qualcomm驍龍410處理器,明年上半年中芯國際28nm生產,上海廠和北京廠都會進入量產。
點評: 中芯國際深圳廠8英寸晶圓生產線12月17日投產。這也是我國華南地區第一條投入使用的8英寸生產線。今年底將達每月1萬片產能。2015年底2萬片。對于完善中芯產業布局,滿足用戶需求,完善華南芯片產業供應鏈,有重要作用。
5、華為麒麟620、展訊4G發布 移動通信芯片成中國IC設計突破口
2014年中國移動通信芯片廠商新品頻發,不斷拉近與國際先進水平距離。華為海思最新發布的麒麟620智能手機芯片,擁有8核CPU,采用全新ARMv8-A指令集,兼容32位、64位系統,基于28nm工藝制造。展訊也在4G芯片領域不斷發力,不僅推出了三模LTE 調制解調器SC9620,支持 3GPP R9 協議 Category 4 級別,最大下行速率可達 150Mbps,支持五模制式的 SC9830也有望于年底上市。聯芯科技也推出了4G LTE芯片LC1860,采用28nm工藝,完整覆蓋TD-LTE、LTE FDD、TD-SCDMA、WCDMA和GGE等五種模式和13個頻段。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基地,也是最主要的智能手機市場,它的成長,有力支撐了中國本土移動通信芯片產業的發展,有望成為中國IC設計行業起飛的突破口。
點評:中國的IC設計公司的研發實力正向中高端發展,潛力無限。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