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C語言的必知要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初學一門語言的時候,我們會躍躍欲試,并沒有真正深入的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會產生困惑,學而不思則殆,這時回過頭來看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會豁然開朗,會讓你在以后的實踐中更加運用自如,下面再來看看一些C語言的知識要點及注意事項,一起來溫習一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5682.htm1、 Switch
先來看一個簡單的實例
Switch(cmd){
Case 1:func1();break;
Case 2:func2();
Case 3:func3();break
Default:func();break;
}
如果cmd==2,程序執行switch后,會直接轉到case 2,執行func2();之后會繼續進入case 3,執行func3();遇到break語句之后退出switch,因此如果你本意不想執行func3();一定要在func2();后面加上break。加上default是一個好習慣,default可以放在任何一個位置,后面也要加上break,即使放在最后也要加,以免以后加代碼時忘記添加break導致意想不到的錯誤。
2、 函數聲明
Char *func(char *,char *);
Char *func(char *dst,char *src);
這兩個聲明都是正確的,但是第二個在原型中加上了參數的名字,更容易讓人看懂。
3、 遞歸
C語言通過運行時堆棧支持遞歸函數的實現,大體流程是這樣,遞歸函數會調用函數本身,每進行一次調用,都將創建一批變量,而把前一次創建的變量壓棧,當遞歸條件不滿足時,開始將變量按順序出棧,直到所有變量被彈出,要注意的是,除非你很有把握,而且確保使用遞歸函數可大大提高效率,否則不要輕易使用遞歸,這會使程序的可讀性變差,還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冗余。
4、 數組
數組是相同類型的一組值的集合,int b[4],b[4]內部可存儲4個int型數據,那么b的類型是什么?它表示的是整個數組嗎?在C中,數組名的值是一個指針常量,指向數組第一個元素,而這個指針常量的類型取決于數組元素的類型,注意這個值是指針常量,而不是指針變量,它的值不能修改,因為如果你修改了這個常量的值,相當于將整個數組移動內存的其它位置,而且在程序運行時,移動數組的行為也是無效的。
int a[4]; int *c; int b[4];
C = &a[0];與c=a;執行的任務是一樣的,就是把C指向數組的首個元素。
而b=a;這是非法的,因為a與b均是指針常量,如果想把a的值全部賦給b,需要借助循環來實現。
a=c;也是非法的,因為a的值也不應該被修改。
5、 Const
只要有可能,函數的指針形參都應該聲明為const,
Void strcpy(char *buffer, char const *string);
這個函數的目的是把string的內容復制到buffer,形參string被聲明為一個指向const字符的指針,這樣做的好處有3個:
(1) 讀者不必看函數體就知道該數據不會被修改
(2) 編譯器可以捕獲任何試圖修改該數據的錯誤
(3) 這類聲明允許向函數傳遞const參數
6、 Static
數組和變量的初始化方式取決于它們的存儲類型,存儲于靜態內存的數組或變量只初始化一次,當程序執行時,靜態數組已經初始化完畢,對于自動變量而言,由于自動變量位于運行時堆棧中,執行流每次進入它們所在的代碼塊,變量所處的內存位置可能不同,如果自動變量的聲明中給出了初始值,每次執行流進入變量所在的作用域,變量就被一條隱士的賦值語句初始化,如果是數組元素較多的情況,初始化時間也是比較可觀的。
因此,當數組初始化于一個函數中時,每次調用函數,都會對數組初始化,但若把數組聲明為static,數組的初始化只需在程序開始前執行一次。
7、 效率與可維護性
編寫代碼不可一味的追求效率,不要寫晦澀難懂的程序來彰顯自己的語言功底,這只會讓程序的可維護性變差,如果程序的改進換來的效率并不可觀,就不要為了那幾十微秒的時間而給后續維護人員帶來困惑,它付出的代價是使得程序難于編寫在前,難與維護在后,而程序維護是軟件產品的主要成本所在,復雜的用法比簡單的用法所涉及的風險要大得多。
c語言相關文章:c語言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