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專利壟斷倒下 手機廠商內戰一觸即發
近期搞的轟轟烈烈的高通壟斷案進入尾聲,即將進入最后處罰階段,傳說十億美元級別的罰款會是個大數字。但是高通反壟斷案的影響遠不止罰點款那么簡單,高通的倒下意味著國內手機專利內戰的大幕即將拉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5430.htm

一、 高通的專利保護傘
高通常年以來壟斷基礎專利,收取高額專利費。除了平臺收費,最終產品也收費,業界稱之為高通稅。但是高通收專利費對小企業并不完全是壞事。因為有基礎專利的不止高通一家,華為、中興、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企業同樣有大量的基礎專利,而高通有一項“反授權協議”。這個協議的內容是,如果客戶用了高通的芯片,那么就要把自己的專利交叉授權給高通。高通在賣芯片給小廠商的同時,也就把專利授權給了小廠商。
這樣,擁有專利,但是使用了高通芯片或者與高通達成反授權協議的廠商就不能再對高通的客戶發起專利訴訟,收取專利費。
實際上,這個協議保證了高通的客戶之間不再產生專利糾紛,所有的專利費都歸高通。這種做法對專利薄弱的廠商有利,對華為、中興這種同樣積累了大量專利的廠商不利。如今,中國發改委對高通的處罰很可能取消掉這個“反授權協議”,這對專利薄弱的廠商來說,意味著保護傘消失,高通稅雖然沒有了,但是會被一大群廠商盯上收取專利費。
二、 受損和收益的廠商
從中國市場的格局看,華為、中興、聯想、酷派、小米、vivo、金立、OPPO、Meizu以及做出口的天瓏有比較多的市場份額。而在這些廠商中,專利比較強大的是華為、中興和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聯想。其他家雖然也有些專利,但是相比在國外與巨頭們廝殺多年的華為、中興不值一提。
一旦高通保護傘銷售,華為、中興、聯想將成為專利三強,可以通過專利打擊國內的競爭對手。不過,國內的專利訴訟金額不會很大,而且各地都有地方保護,即使專利占優,真要發起訴訟的話收益不大。但是在海外,這種專利訴訟會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歐美國家,華為在歐洲就干過狀告中興的事情。所以,這種專利訴訟更多會發生在海外。
目前的格局看,專利弱又要做海外市場的是小米、OPPO、金立和天瓏,如果進入專利內戰,這幾家會是主要攻擊目標,最近勢頭很盛又要進軍國際市場的小米會首當其沖。雖然小米投資了聯芯做了一定的防御性策略,但是真正開戰打專利官司,這點資本是不夠的。
三、 競爭激烈,開戰的可能性較高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2014年前十個月中國智能手機總銷量3.12億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2%。中國市場已經飽和,開始萎縮。
而在這個萎縮的市場,大品牌依然高歌猛進。小米上個季度排名到了世界前三,小品牌日子越來越難過,國內市場越來越難做。這種態勢下,競爭加劇,國際化趨勢明顯,專利將成為有利的阻擊武器。專利較強的廠商有理由打擊競爭對手,用專利武器阻止競爭對手的國際化。
高通保護傘消失,專利戰一觸即發,戰場可能在海外,但是對手都在國內,發改委的處罰決定或將開啟戰爭之門。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