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大事:落實《推進綱要》是集成電路行業
2014年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6月24日國務院批準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推進綱要》),這是今后一段時期指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意義和影響重大。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國家信息安全水平的基本保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4452.htm
旺盛的國內市場需求也是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強大動因。我國擁有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2013年規模達9166億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左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加快調整,以及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進信息消費,對集成電路的需求將大幅增長,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
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已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給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實現趕超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新的歷史時期下,《推進綱要》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指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對加快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推進綱要》主要總結了近年來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形勢??偟膩砜矗斍笆俏覈呻娐樊a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發展有基礎、有市場、有機遇,也有挑戰和困難。《推進綱要》確立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一條主線。充分體現了兩個突出:突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突出“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全產業鏈布局,協同發展,進而構建“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生態鏈。提出了2015年、2020年和2030年3個階段的產業發展目標,明確了“需求牽引、創新驅動、軟硬結合、重點突破、開放發展”5項基本原則。
《推進綱要》凝練了推進產業發展的4項主要任務,更加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破解產業發展瓶頸,著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加速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業,提升先進封裝測試業發展水平,突破集成電路關鍵裝備和材料,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
總體而言,《推進綱要》在保持〔2000〕18號、〔2011〕4號文件等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重點增加了三個主要內容,也是最大的亮點。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并成立由有關專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二是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對基金進行出資?;饘嵭惺袌龌I化運作,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饑@產業鏈布局,旨在破解產業融資瓶頸,主要采取股權投資方式,重點支持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兼顧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環節,推動企業提升產能水平和實行兼并重組、規范企業治理,形成良性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點在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企業上市和發行融資工具、開發保險產品和服務等方面,對集成電路產業給予支持。
展望未來,今后一段時期既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是突破的關鍵期、跨越的攻堅期。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將貫徹落實《推進綱要》作為行業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會同相關部門,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引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加快實施,推動國家基金與地方性基金、社會資金(基金)協同配合;二是加緊推進〔2000〕18號、〔2011〕4號文件相關細則出臺,進一步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三是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的合作,重點在信貸產品、企業上市、融資工具等方面加強支持;四是統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財政資金渠道,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各環節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的實施。此外,在市場推廣應用、人才培養和引進、標準和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等方面與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