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光伏反擊:萬事俱備 東風是什么?

光伏反擊:萬事俱備 東風是什么?

作者: 時間:2014-08-20 來源:老虎財經 收藏

  下半年國內將進入加速建設階段,組件、輔材的緊俏,甚至是價格上漲均為大概率事件,板塊有望出現整體趨勢性行情。關注愛康科技、林洋電子、順峰光電、中國風電,以及美股SPI、SolarCity。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2025.htm

  如果你還覺得光伏行業處于凜冽的寒風當中,那么恐怕要錯過這一輪行情了。

  盡管美國“雙反”調查、歐洲“反規避”調查等國際貿易摩擦給我國光伏行業蒙上一層陰影;但在國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光伏產業開始復蘇,下半年有望走出“寒冬”。

  國家能源局上半年公布的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雖然同比大增100%,卻也僅僅達到了3.3GW,遠低于業界預期;與此同時,2014年全國計劃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為13GW,其與3.3GW間有將近10GW的增量空間。而折合成投資額,10GW約需800億元~1000億元。這意味著在未來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9月~12月),國內光伏市場將迎來約10GW裝機的爆發式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背景下,下半年國內光伏將進入加速建設階段,光伏組件、輔材的緊俏,甚至是價格上漲均為大概率事件,光伏板塊有望出現整體趨勢性行情。

  政策支持

  光伏發電主要依賴政策補貼,所以光伏行業的周期呈現出很強的政策色彩。

  自2013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鼓勵和支持政策,期望打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2013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旨在促進落后產能退出市場,提高產業發展水平;8月27日工信部下發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規范條件;10月11日,工信部以通知形式印發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就企業的公告申請和公告名單,企業的監督管理作出了詳細說明,并明確了首次公告申請截止日期。

  光伏發電一般分為兩類,包括“地面電站”與“分布式電站”。從目前情況來看,地面電站在裝機規模上呈現出壓倒性態勢,而分布式電站是國家大力推廣的方向。

  “地面電站”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肅、新疆等西北偏遠地區,這些地區日照時間長、強度大,非常有利于光伏發電;但是,這些地方的經濟并不發達,用電量很少,光伏電站所發電量無法就近全部消耗,而特高壓傳送的條件仍不夠成熟、損耗極大,落后的電網設施也無力承載更多的電站并網需求——因此,政策傾向已經明顯不再鼓勵地面電站的大規模建設,而希望能夠大力推廣分布式電站。

  而分布式電站也叫屋頂電站,顧名思義就是在屋頂搭建電站系統。理想情形下,以自發自用為主,多余的電賣給電網,不足的再從電網買回來。依靠政策補貼,電站建設及運營商能夠賺到錢,消費者實際用電成本也將得以降低。

  2014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確定年內建成光伏電站14GW的目標,其中地面電站6G瓦,分布式光伏8GW。分布式光伏發電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并有望取代地面電站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不過,從上半年發展情況來看,分布式實際裝機只有1GW,整個行業的裝機量在3.3GW,與年初提出的目標有將近10GW的增量空間。因此,預計下半年政策支持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光伏行業全年整體景氣度提升,相關公司業績高增長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一面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一面是淘汰光伏落后產能的目標,光伏行業掀起了兼并重組的浪潮。在過去一年中,中國無競爭力的光伏企業相繼被并購重組。順風光電30億美元收購尚德;通威集團以8.7億元價格成功接手合肥賽維;晶科集團就近兼并尖山集團等。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整合依然在繼續。未來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做大做強。

  總體而言,無論是地面電站還是分布式電站,在現有的價格體系之下,對建設及運營商來說仍舊是不錯的商業模式。高毛利(你無需向太陽支付成本)、電價鎖定(地面電站)以及后期較低的運營維護費用,使得IRR(內部收益率)總體能夠穩定在10%-15%左右的水平。

  思路轉變

  從整個行業發展狀況看,我國太陽能產品生產居于世界前列,但制約整個光伏成本的原材料生產卻高度依賴國外,同時,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應用也大部分出口。在太陽能光伏產業中,我國成為了太陽能產品加工廠,從產品末端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緩慢,遠不及國際發達國際水平,產業規模化尚有距離。

  實際上,從行業的角度來判斷,整個光伏行業已經從原來的制造業向現在的以發電和資源占有形式的轉變;從政府的角度考慮,從原來的支持生產制造業,現在到支持清潔能源發電,這是發展思路上的一次重要轉變。為什么市場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從政策來看,一是政府政策的落地,主要是電網結算政策的推出。電費結算由原來的各地方或中央財政補貼到按區域分類設定統一的標桿電價,電網統一結算,讓光伏投資企業明確了收入來源,投資收益有了確定性;另外,在項目審批方面,從原來的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審批到向各個省發改委發放指標,由各省在指標內按備案制落實項目準入。加快了審批程序。

  從技術上來說,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國內各大光伏電力建設企業積累了一些經驗,形成了一定的行業標準、質量控制及過程進度的控制,讓成本更加可控和明晰。

  從電網的配套角度上來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電網為光伏上網的配套設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完善,解決了光伏電力上網的消納問題。

  該人士認為,從以上三點來看,光伏電站的投資已具備了財務投資性及可實操性。

  產業鏈機會

  在成熟市場,金融資本關注光伏行業已經不是偶然而是常態。一些金融資本和高科技企業也不時出現在這個市場的投資隊伍中,并且不乏巴菲特、谷歌、蘋果所組成的豪華陣營。這說明光伏產業已經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和市場環境。

  而在A股市場,其實并沒有一家純粹的光伏電站建設運營公司,多數只是“關聯企業”:做邊框的愛康科技、做智能電表的林洋電子、做逆變器的陽光電源、做組件的海潤光伏等等……

  從產業鏈來看,光伏發電包括硅料、鑄錠(拉棒)、切片、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從全球范圍來看,產業鏈6個環節所涉及企業數量依次大幅增加,產業鏈呈金字塔形結構。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在光伏電池制造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長期來看,國內政策更傾向于推廣分布式電站,更加看好分布式光伏板塊,其商業模式形成和建設加速將帶來板塊估值提升,具有獨特商業模式、擁有較多屋頂/客戶資源的公司將率先受益。

  從事光伏發電的上市公司有,A股市場如愛康科技、林洋電子、陽光電源、海潤光伏等;港股包括順峰光電、聯合光伏、江山控股、中國風電等;美國可以關注SPI(sopw)、SolarCity、SunEdsion。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關鍵詞: 光伏 電池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