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陣元智能天線設計方案
智能天線是TD-SCDMA系統中一項關鍵技術,在2006年的規模試驗網中,8陣元智能天線因尺寸較大問題引起了眾多的討論,通過仿真和測試驗證,優化的6陣元智能天線是縮小天線尺寸并確保網絡性能的最佳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0159.htm智能天線是TD-SCDMA系統的一項關鍵技術,其基于空分復用(SDMA)原理,通過波束賦型為不同方向上的用戶分配相同的系統資源,成倍地提高系統容量、減少用戶干擾、擴大小區的覆蓋范圍、提高網絡的安全性以及實施用戶定位等。
智能天線實體是由多根天線陣元組成的天線陣列,通過調節各陣元的加權幅度和相位來改變陣列天線的方向圖,從而抑制干擾,提高信干比。
2006年以前,8陣元天線是業界普遍認為綜合性能較好的智能天線,但是在2006年的規模試驗網中,8陣元天線尺寸較大的問題引起了眾多的討論:
1.對安裝站點的天面要求高,工程施工困難;
2.不能充分利用2G系統站址資源;
3.站址協調困難從而影響工程進度。
基于以上原因,從2006年4月份開始,部分設備廠商和天線廠商開始推出6陣元天線的解決方案。
顯著降低工程要求和成本
通過對業內智能天線廠家生產的6/8陣元天線的比較,可以看出6陣元智能天線在尺寸上比8陣元天線有明顯的減小,并提高風荷能力、減少了施工耗時。(見表一)
表一
按照表中的數據,對于規模為1000個基站(3000個扇區)的網絡建設,采用6陣元天線比8陣元天線約能節約9000多個工時。
此外,6陣元天線尺寸和重量的減少,對安裝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下面我們以女兒墻安裝和8M增高架安裝這兩種典型的方式為例,對6/8陣元天線的安裝要求進行對比。(見表二)
表二
還是按照上述1000個基站(3000個扇區)的規模為例計算:
1.對于女兒墻安裝方式,可節約物料成本約150萬元和5萬多工時;
2.8M增高架安裝方式,可節約物料成本約900萬元和18萬多工時。
由此可見,6陣元天線在天線尺寸、工程施工(進度和成本)和安裝要求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
優化的6陣元天線性能分析
性能分析主要分為容量和覆蓋兩方面。
對于容量來說,6陣元天線和8陣元天線同為碼道受限系統,由仿真結果可知,在不考慮碼道資源受限的情況下,6陣元天線每時隙可支持9個話音用戶的極點容量,而TD-SCDMA系統實際上每時隙為16個碼道,最多支持8個話音用戶(每個話音用戶占2個碼道),因此,采用6陣元天線與8陣元天線在實際網絡容量上沒有任何差異。
對于覆蓋性能而言,由于都是上行受限,我們僅分析上行即可。由于6陣元天線(比8陣元天線)少了兩個陣元,天線賦型增益損失1.25dB。應該說,這 1.25dB的損失對密集市區覆蓋性能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但在郊區和農村則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則6陣元天線只能在密集市區中采用,就無法在建網中大規模采用。
為了彌補因為陣元數量減少而帶來的賦性增益損失,設備廠家成功開發出了優化的檢測算法并在實際系統中得到有效地采用,從而彌補了賦型增益的損失,使6陣元天線具有與8陣元天線相當(甚至略優)的覆蓋性能。
以下是采用了6陣元天線優化方案與8陣元天線的覆蓋性能的仿真比較。
近期,某運營商在其規模試驗網中對6/8天線的賦形能力、覆蓋能力、容量等指標進行對比測試。測試主要在密集市區、郊區和公路環境進行,其中密集市區在 11個基站(33個扇區)范圍內進行測試,郊區和公路環境在3個基站(9個扇區)范圍內進行了測試。路測數據采集主要采用定點測試(CQT)和驅車測試 (DT)兩種方法進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