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網絡編程之:本章小結與思考與練習
10.5 本章小結
本章首先概括地講解了OSI分層結構以及TCP/IP協議各層的主要功能,介紹了常見的TCP/IP協議族,并且重點講解了網絡編程中需要用到的TCP和UDP協議,為嵌入式Linux的網絡編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57113.htm接著本章介紹了socket的定義及其類型,并逐個介紹常見的socket相關的基本函數,包括地址處理函數、數據存儲轉換函數等,這些函數都是最為常用的函數,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熟練掌握。
接下來介紹的是網絡編程中的基本函數,這也是最為常見的幾個函數,這里要注意TCP和UDP在處理過程中的不同。同時,本章還介紹了較為高級的網絡編程,包括調用fcntl()和select()函數,這兩個函數在前面的章節中都已經講解過,但在本章中有特殊的用途。
最后,本章以ping程序為例,講解了常見協議的實現過程,讀者可以看到一個成熟的協議是如何實現的。
本章的實驗安排了實現一個比較簡單但完整的NTP客戶端程序,主要實現了其中數據收發的主要功能,以及時間同步調整的功能。
10.6 思考與練習
1.分別用多線程和多路復用實現網絡聊天程序。
2.實現一個小型模擬的路由器,就是接收從某個IP地址的連接請求,再把該請求轉發到另一個IP地址的主機上去。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