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294處理器的嵌入式PLC的設計
2嵌入式PLC的軟件系統設計
嵌入式PLC的軟件分為運行系統軟件和開發系統軟件兩部分。運行系統負責對整個系統的管理和對用戶程序的編譯執行,并保存所有的數據,完成與外界通訊。開發系統面對用戶,完成對PLC程序的編輯和轉換。
2.1 PLC運行系統軟件
該系統負責為應用程序分配內存,把該應用程序加載到分配好的內存里,然后開始執行該程序的指令。如果該程序要求位于底層的操作系統提供服務,該運行系統還必須負責處理有關的服務請求。該運行系統是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μC/OS-II來開發的,選用嵌入式操作系統提高了軟件系統的抗干擾性,系統的可靠性及應用軟件的開發效率,縮短了開發周期。μC/OS-II的移植的主要工作是修改與ARM處理器相關部分的代碼,它們集中在3個文件中。
①OS_CPU.H文件該文件包含了用#define定義的與處理器相關的常量、宏和類型定義。文件中這些數據類型的定義如下:
typedef unsigned char BOOLEAN;
typedef unsigned char INT8U;
typedef signed char INT8S;
typedef unsigned short INT16U;
typedef signed short INT16S;
typedef unsigned int INT32U;
typedef signed int INT32S;
typedef float FP32;
typedef double FP64;
typedef unsigned int OS_STK;
與ARM7體系結構相關的一些定義如下:
#define OS_CRITICAL_METHOD 2
__swi(0×00)void OS_TASK_SW(void);
__swi(0×01)void _OSStartHighRdy(void);
__swi(0×02)void OS_ENTER_CRITICAL(void);
__swi(0×03)void OS_EXIT_CRITICAL(void);_
_swi(0×40)void*GetOSFunctionAddr(int Index);
__swi(0×41)void*GetUsrFunctionAddr(int Index);
__swi(0×42)void OSISRBegin(void);
__swi(0×43)int OSISRNeedSwap(void);
__swi(0×80)void ChangeToSYSMode(void);
__swi(0×81)void ChangeToUSRMode(void);
__swi(0×82)void TaskIsARM(INT8Uprio);
__swi(0×83)void TaskIsTHUMB(INT8Uprio);
/*上述函數需在移植文件OS _CPU.H中將其聲明。
*/#define OS_STK_GROWTH 1
此代碼段中的OS_ENTER_CRITICAL()函數和OS_EXIT_CRITICAL()函數實現打開和關閉處理器的功能。
②OS_CPU_C.C文件該文件中的任務棧結構初始化函數OSTaskStkInit(),必須根據移植時統一定義的任務堆棧結構進行初始化。另外還有9個系統規定的鉤子函數必須聲明,但可以不包含任何代碼,這些鉤子函數在本移植中全為空函數。
③OS_CPU_A.S文件的移植共包括4個函數:多任務啟動函數中調用的OSStartHighRdy()、任務切換函數OSCtxSw()、中斷任務切換函數OSIntCtxSw()、時鐘節拍服務函數OSTickISR()。
至此整個μC/OS-II內核移植完成。以后的用戶程序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擴充。
2.2 PLC開發系統軟件
該系統的主要任務是讓用戶編寫PLC程序,所以還需要設計與該系統相對應的編程平臺。編程平臺的設計主要包括編程界面的設計、編輯器的設計、轉換模塊的設計、編譯器的設計和通信模塊的設計等。軟件系統結構圖如圖7所示。
用戶在編程平臺里編寫PLC程序。這里借用FX系列PLC的編程軟件SWOPC-FXGP/WIN-C作為編程平臺,編程語言可以使用梯形圖和指令表。然后通過轉換程序把編譯后的目標文件轉化成C語言。轉換程序其實就是一個解釋系統,通過逐條翻譯編程軟件的指令表,生成和處理器指令系統無關的用戶指令。使用這樣的方式作為上位機編程平臺,節省了工作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