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集成電路新規“低調”出臺 企業迎來新機遇

集成電路新規“低調”出臺 企業迎來新機遇

作者: 時間:2014-07-01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收藏

  6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正式公布了傳聞已久的《國家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網頁內容帶有“經國務院同意”的字樣,但沒有文件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9067.htm

  這也是繼2000年國發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2011年國發4號文《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后的第三份國家級的集成電路產業政策文件。

  自2013年底,關于新一輪集成電路產業規劃的消息就開始見諸于國內媒體,但多作為股市利好并推薦相關個股類的新聞出現。或許是應了A股市場“利好出盡即利空”的規律,盡管6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但中國國內媒體卻沒有給予過多關注,反倒是臺灣媒體給予了詳細的報道。

  在專業術語領域,大陸的“集成電路”在臺灣被稱為“積體電路”,“制造工藝”被稱為“制程”,“硅谷”則被稱為“矽谷”。

  按照對大陸政策的理解,臺灣DIGITIMENS電子時報將傳聞中的1200億國家產業投資基金理解為“財政扶持”,投資方向是“先進制程產能的興建”及“半導體企業重組與合并”。

  財政資金支持

  “這就是文化差異,臺灣的同行并不完全理解大陸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政府舉措。”劉冬,一位中關村(5.24,-0.03,-0.57%)IT業人對記者評論道。

  “你會發現大陸同行對這一輪集成電路發展規劃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按照以往的慣例,如果出臺新的規劃,政府部門也會設立新的科技計劃類項目。但剛發布的《綱要》是否在故意回避這一點呢?”劉冬對記者指出。

  2000年18號文發布后,科技部隨后“十五”863計劃中設立了“基礎軟件和集成電路”重大專項,龍芯CPU和展訊TD芯片等大名鼎鼎、名聞中外的名字就是那一階段的科技成果。

  2005年財政部在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中設立了集成電路產業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產業部負責實施,根據WTO的要求對研發活動成本給予不超過50%的無償資助。

  從2006年開始,《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中設立了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作為對“十五”863計劃重大專項的升級,其中的電子與信息板塊的3個專項都涉及集成電路。

  01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簡稱核高基),02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簡稱集成電路裝備),03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簡稱寬帶移動通信)。這3個專項覆蓋了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從設計工具軟件、硅材料、裝備到產品設計、制造和測試等各環節,也包括了計算機、通信、數字電視、衛星導航和定位、汽車電子以及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的產品類型。

  2009年物聯網熱興起后,財政部和工信部在2011年同樣設立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

  領導體制如何協調

  “難道新一輪的《綱要》會甩開原來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另起爐灶嗎?如果不是,那本輪《綱要》提出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領導體制如何協調呢?”劉冬對記者表示,新成立的國家集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組長應該是由分管工業的國務院副總理,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最高決策層——國家科教領導小組的組長是國務院總理。

  “所謂國家意志或頂層設計之類的言辭都是外行們的話語。上世紀90年代,集成電路圈內有這樣幾句話:領導一聽集成電路,頭就大;幾十億扔進去,都不見響。”劉冬向記者講述起中國大陸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坎坷之路。

  “集成電路產業走到今天,主要還真是2000年以后市場經濟思路的成績。”劉冬認為。

  開放式創新

  充分利用全球市場、技術、資本、人才資源,推進產業鏈各環節開放式創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綱要》將“開放發展”與“創新驅動”并列作為“基本原則”。

  IT產業給國內思維帶來的一個重要改變就是“生態系統”的觀念。“深圳的山寨產業就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主要用戶,無論是前些年的MP3和手機,還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就是為什么國家重大專項沒有支持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能成功上市,而國家重點支持的、定位于‘高大上’的鮮有成功的企業的原因。”劉冬總結道,這就是企業面臨的現實的創新土壤。

  “繼續擴大對外開放”被《綱要》列為八項保障措施之一:進一步優化環境,大力吸引國(境)外資金、技術和人才,鼓勵國際集成電路企業在國內建設研發、生產和運營中心。在其他七項措施中也兩次提及引進海外人才。

  政府作用與國有資本

  “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也是國家部委領導到地方調研集成電路產業時的說法。”某地高新區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新提法也在影響集成電路產業這一具體領域今后的發展思路。

  “其實政府之所以要在集成電路這一戰略產業領域有所作為,也正是市場還沒起作用的表現。政府就是要做現在市場里面的企業還沒有做成功的事;如果市場可以讓民營企業賺到錢,也就不用國家再投入了。”這位某地高新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賠錢也得干,比如存儲類芯片,外國的成本是3塊錢,國內企業的成本是30塊錢;不好用也比沒得用強,這就是戰略產業!”

  “如果準備參與到集成電路產業這行,要么有錢,要么有人。”這位某地高新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過去10年地方政府出資加海外歸國人才基本成為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業模式。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混合所有制經濟”部分提出了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思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支持科技進步和保障國家安全。產業投資基金并非以前完全由財政資金出資、相當于無息貸款性質的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更突出現存國有企業的出資參與。

  2013年底,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設立的規模達300億人民幣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成立;今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中國煙草總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的、注冊資本為28億人民幣的貧苦地區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成立。

  期待科技體制改革

  本輪《綱要》更是對科技體制改革的真正考驗。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關于財政科技經費“后補助”的兩份政策文件正式對外發布。除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部歸口管理的國家科技計劃實行“事前立項事后補助”和“事后立項事后補助”兩種形式外,還專門設立了“獎勵性后補助”。

  今年3月初,《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正式發布。

  “應該說涉及集成電路領域的3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目前正處在一個爬坡遇坎的階段。不能說項目課題沒有市場需求,而是技術上的突破障礙。”劉冬對記者評論道。

  《綱要》在集成電路制造領域提出了32/28納米、22/20納米、16/14納米三帶工藝的時間目標,這也是02專項已經部署的任務。但越先進的制造工藝,卻面臨缺少由國內設計公司來進行測試調線的尷尬。

  與國內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的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國內的集成電路設計卻有與國際先進水平拉大距離的趨勢。4G牌照已經發放,02專項卻面臨著難以推出中國移動[微博]上馬要求的5模終端解決方案的尷尬。而01專項核高基似乎已經“不了了之”,截止到6月27日尚未發布2015年度的課題申報指南。這幾乎等于整個“十二五”期間,CPU和DRAM等“重點領域”被輪空。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關鍵詞: 集成電路 TD-LT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