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機器視覺的玉米穗行數自動檢測算法設計
玉米是糧食、飼料、工業原料兼用型作物。玉米生產在國家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中占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研究證明,玉米優良種的推廣使玉米增產40%。種子質量直接關系到玉米產量高低及玉米質量和品質的優劣,而推廣優良的雜交種需要大量的優質種子[1-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7460.htm玉米穗籽粒行數(穗行數)是穗部重要農藝性狀之一。不同品種的玉米穗行數有較大差別,生長條件也會影響穗行數,在玉米育種、栽培及新品種DUS測試[5]等科研中準確計數穗行數非常重要。玉米穗行數的傳統測定靠人工計數,存在人工計數方法固有的缺陷—易于疲勞、誤差大、效率低。
本文基于機器視覺的相關理論即數字圖像處理的方法,設計出一種玉米穗行數自動檢測算法確定其行數。特別提出用一維最小值濾波器對排序好的角度-半徑曲線圖進行濾波,這樣做可以濾去角度-半徑變化曲線中的噪聲,避免直接計算其極大值或極小值點的個數,可能會出現的誤差。經過檢測,該算法可以客觀、高效、準確地檢測出玉米穗行數,滿足我國玉米糧食產業的選種需要。
1 自動檢測算法整體方案設計
根據人工行數檢測習慣,我們只關心玉米橫斷面外邊緣輪廓圖像信息,穗行數是由外邊緣輪廓的凸凹變換所決定的。因此,設計基于機器視覺的玉米穗行數自動檢測算法,主要包括圖像采集,圖像預處理,圖像特征提取和特征統計四個部分[6-8]。其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在上述流程圖中,圖像采集即玉米穗橫斷面照片的獲取。將玉米穗橫斷面放在白色背景上,在它上方加上環形光源,相機在環形光源正中、玉米穗橫斷面正上進行拍攝獲取玉米穗橫斷面圖像。本文在實驗中獲的圖像為JPEG格式,該格式的的特點是具有高壓縮比,能夠保留RGB顏色模型中的所有顏色信息,可以有效地提取與玉米顏色相關的特征。
2 圖像預處理
圖像預處理是整個設計的關鍵步驟[9],預處理效果直接關系到后面特征提取的效果,進而關系到整個設計的處理精度和準確率。本設計對圖像的預處理主要包括對比度增強、彩色圖像轉換成灰度圖像、采樣壓縮、最大類間方差圖像分割。
2.1 對比度增強
由于玉米部分多數為黃白色,而背景部分選擇了白色,兩部分灰度級差別不大,故需要對圖片先進行主題部分加強,通過減小主題部分的細節,增大背景和主題的對比度,來區分玉米穗橫斷面主題和背景。

圖2所示的HSV(Hue-Saturation-Value)顏色空間[10]是一種均勻的顏色空間,能夠反映人的視覺對顏色的感覺。色調H飽和度S包含顏色信息,而亮度V與顏色無關。由于飽和度與一定色調的亮度有關,純光譜色是完全飽和的,隨著白光的加入飽和度逐漸減少。而對比度增強就是要減少玉米橫斷面圖像中的黃白色分量即增大S的數值。
本算法采用下面步驟增強對比度:
2) 單獨提取HSV模型中飽和度S分量進行增強;
3) 利用增強后的S和原有H、V重構圖像并轉換為RGB顏色模型;
4) 根據公式Gray = 0.2990 * R + 0.58700* G + 0.1140 * B將彩色圖像轉換為灰度圖像。
2.2 圖像采樣壓縮
為提高行數自動檢測效率,減少算法執行時間。本文對灰度圖像的行和列進行重新采樣,采樣頻率降為原有1/2,圖像大小由原有976*1000降為488*500。
以下是實現代碼:
p2=2;%圖像采樣率
f=f(1:p2:end,1:p2:end);%對圖像f進行采樣壓縮
2.3 圖像分割
圖像分割[11]的目的是把圖像空間分成一些有意義的區域。該設計中最關鍵的部分是能夠準確地將采集到的圖像分割成兩部分,一是玉米穗橫斷面部分即主題部分,二是圖片背景部分,只有正確地分割才能準確地提取玉米穗部分的邊緣,才能夠順利地進行后面的工作。
為實現以上目的,需要將壓縮后的灰度圖片翻轉,使玉米穗主題部分變亮,然后再在圖片中心增加一個點光源,使玉米穗部分更加亮,增大兩部分的灰度值,最后采用閾值分割法將圖片分割成兩部分,而閾值t的選取是用最大類間方差法(簡稱otsu法)[12]求解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