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如何破解國內光伏分布式發電的難題
光伏發電的應用形式有很多種,從安裝形式來說不外乎二種,一是將大面積數量眾多的光伏電池板集中在一起的所謂“電站”形式,二是利用工業、民居等廠房的屋頂上面的有效光照面積鋪設光伏電池板,將光伏電能經逆變器轉換后并入國家電網,光伏電池板所產生的電能就近發電就近消化,這種形式的發電模式被業內稱之謂“光伏分布式發電”,裝機容量可大可小,視屋頂的有效光伏面積而言,根據相關政策,一般地要求裝機容量小于6MV。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6939.htm2013年以前,國家為了鼓勵光伏發電的應用與發展,推出了“金太陽”工程,從事光伏應用工程集成商或光伏行業的企業提出項目申請,經發國家改委批準后,選擇光照強度理想并且地面安裝面積達到施工要求的場地,通過銀行融資和自鑄資金,啟動工程項目并組建光伏電站,將電站所產生的電能并入國家電網。根據相關政策,得到光伏生產電能的國家財政補助而獲得利潤。而這種集中式發電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占用寶貴的大面積地面資源,所以光伏電站一般地建立安裝在西北、青海的空曠沙漠地帶,但無疑額外會增加輸配電的成本,因為越往西北部的工業越欠發達而導致用電量不足,需要將這些光伏產生的電能輸送到東部沿海地帶,根據近幾年大型金太陽光伏電站營運的經驗,人們逐漸發現了集中式發電存在的缺陷。
于是2014年國家修改思路重新提倡分布式發電,所謂的發布式發電就是利用企業、事業和居民屋頂的有效光照面積,根據屋頂的有效光照面積安裝一定量的光伏電池板,無需額外的地面資源,所產生的電能就近接入電網,就近發電就近消化。分布式發電具有不占地面資源和不需要額外輸配電設備投資的優勢,光伏產生的電能基本上被用戶就近消化使用,對電網的沖擊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所以國家大力鼓勵分布式發電。
既然光伏分布式發電有這么好的優勢,那么國內的分布式發電為什么沒有受到社會和用戶的青睞?分布式發電模式的發展和應用受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光伏初期的硬件設件投入較大,一般地分布式并網發電以10KW裝機容量來核算需要7-9萬人民幣設備投入。同時由于我們國內的綠色環保能源的意識還不夠不強烈,而溫州的民間借貸的利息也較高,故此,民間往往將光伏發電的投入和回報與民間的金融投資相比對,而導致對光伏的分布式發電應用與投入的熱情下降。根據行業經驗,在不計利息的情況下,光伏分布并網發電在光伏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大約3年左右就可以收回硬件投資。
這里簡單分析一下光伏分布式發電的國家獎勵和補貼政策,根據已出臺的相關文件可知,分布式光伏所生產的1度電并入電網時國家財政補貼0.42人民幣,各地區二次獎勵的政策也不一樣,有的地區對分布式的發電貼補力度更大,可以對硬件設備投入可以進行一次性補助(10%-40%)的同時追加發電度數的財政補助。以溫州地域補貼政策為例來明說,對商業用電來說,一般地電價相對來說地較高,簡單的說,如果單純使用電網用電角度需要支付1.0人民幣,而使用光伏分布式發電后,盡管自發自用,但根據分布式發電政策仍能享受到0.8左右的財貼,如果余電上網可享受到1元多的補貼,綜合起來核算每一度光伏發電能給用戶帶來2元差不多的效益。這種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投資回收成本更快。
破解光伏分布式發電堅冰的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需要銀行對光伏設備的投入進行信貸,盡管國家也鼓勵各大銀行對光伏發電進行信貸支持,但是銀行的信貸機制等諸多因素導致分布式發電的銀行信貸不能真正運行起來。從2014年上半年的光伏分布式發電的發展情況來看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上方的銷售團隊和項目部在推光伏并網廣分布式并網發電同樣受到“投資回報”的質疑和困惑,但上方從2013年到現在,國內眾多系統集成商和代理商不斷地下單和催貸,這是公司的并離網一體型所起的破冰之利劍,公司的并離網一體機SMS/SMS3系列在電網正常時實現并網發電,如果蓄電池欠虧時充電優電后并網發電;當電網異常時自動實現反孤島保護并切換到離網發電模式,向用戶負載提供不間斷供電,也就是說SMS系列既能實現并網發電又能保證用戶的不間斷供電,用戶在光伏發電投資得到回報的同時也實現了電網停電時仍能享受和體驗到不間斷供電的幸福,這二個亮點相結合讓用戶真正感受到光伏發電的利益所在,上方并離網一體機引導并開啟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新序幕。
目前,分布式發電的形式有二種,一是以擁有較大面積并且用電量比較大的企業,一般的裝機容量為500Kw甚至更大。初期光伏投資較大企業主自身難以承受,往往需要引入投資公司或機構介入,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成功建立電站,2013年期間,仍然是光伏分布式發電的為主流。盡管大型分布式電站的優勢明顯,但畢竟不是分布式發電的中流砥柱,分布式光伏發電真正的市場在于居民的分布式屋頂的光伏應用,居民的屋頂相對工業屋頂來說是海量級,市場潛能巨大無比。一般地,居民屋頂的有效光照面積和光伏裝機容量為2-3K,而一個家庭的日常用電負載也是幾Kw左右,光伏產生的電能基本上會被用戶自己消耗,對電網的沖擊可以降到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一般地一個家庭用電量為1-10Kw,非常合適配置成為上方并離網一體機的應用模式,當電網正常時并網工作,只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蓄電池也就能保證在電網異常后想負載提供不間斷供電,與單純的離網發電不一樣,不需要配置大容量的蓄電池也能較好利用光伏電能,從而降低了硬件成本的投入,這樣才能保證并離網一體機的廣泛應用。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