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高通英特爾深圳大戰聯發科

高通英特爾深圳大戰聯發科

作者: 時間:2014-04-29 來源:經濟觀察報? 收藏
編者按:聯發科在低端領域站穩了腳跟,在高端領域開始反攻,對高通造成了一定威脅,也成了英特爾的重要對手,這使得移動處理器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推廣計劃,雖然這家來自臺灣的芯片設計公司還是習慣于“躲”在客戶的后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6132.htm

  在4月23日的新品牌發布會上,首席營銷官Johan Lode-nius傳遞出兩條核心信息:一是客戶“要求”站出來去提升他們的溢價能力,二是聯發科要瞄準所謂的“超級中端市場”。“這會讓我們覆蓋80%的龐大產品線,也就是說聯發科要從中間開始,往上(高端市場)走走,往下也要走走。”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稱。

  從很大程度上講,聯發科對品牌的迫切與去年的“紅米門”不無聯系:聯發科原本希望用業內首個八核芯片去樹立自己在中高端市場上的地位,結果搭載這款產品的紅米被小米定價為699元,這使得很多沒有成本優勢的手機制造廠商干脆就放棄了采購。

  有媒體稱,聯發科在“流著淚數錢”,雖然幾款明星產品銷量暴增,但它卻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客戶,以及試水中高端的機會。“我們的客戶正在從深圳的那些小廠商變成更多的品牌客戶,這是一個全新的階段,他們對聯發科的訴求很明確。”章維力稱。

  而聯發科的尷尬就在于當轉向品牌客戶時,它就必須直面和英特爾的夾擊,這兩家芯片巨頭從去年開始就把深圳作為主戰場,尤其是英特爾。他們都推出了參考設計(這是聯發科的商業模式,即給研發資金不足的客戶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極端狀況下,只要加個手機殼就可以出貨)的業務,甚至計劃每推出一款芯片,就第一時間推出參考設計,這從某種程度上會引起諸如三星這樣的大客戶的反感。

  在自己的大本營,被自己的殺手锏打敗?這絕對不是聯發科希望看到的。

  反彈

  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聯發科的銷量猛增。據悉當季,聯發科向國內市場出貨了6500多萬顆智能手機芯片,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八核產品雖然并未如愿打入中高端市場,但據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八核產品MT6592的利潤占比已經達到了20%以上。他并沒有透露具體的銷量,只是表示各項數據都“非常不錯”,“畢竟它從去年12月才開始量產。”謝清江稱。

  聯發科看上去正在強勢反彈,官方公告稱今年3月的營收達到了174.29億元,創下公司單月營收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4.84%。它去年智能手機產品的出貨量高達2.2億,與2012年的1.1億相比足足增加了一倍。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括與老對手威盛達成合作協議,以及近兩年的技術積累等一系列的事件,已經使聯發科漸漸地填上了曾經錯失的3G時代。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在一次分析師會議中提到,在4G時代領先聯發科1至2季度,但這個情況已經比3G時代高通領先7至8個季度的狀況好上許多。

  比如聯發科與威盛的CDMA 八核方案,雖然還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授權費用,但相比直接向高通繳費要便宜近2個百分點。最重要的是,國產手機廠商終于在高通平臺之外,有了另外一個穩定的供應鏈供貨保障,這讓他們在高通面前,有了一定的議價能力。

  以至于連谷歌都在考慮跟聯發科合作,業界盛傳聯發科首顆64位的4G智能手機芯片將獲得谷歌下半年100美元以下自有產品的訂單。

  謝清江在去年底頭一次高調地給聯發科定調,“八核先發、4G接棒、64位壓軸”,作為今年力抗高通的作戰策略。“在功能機時代,我們把自己定位為快速的追隨者,而在智能機時代,我們要做引領者。”章維力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所以,品牌才如此重要。Johan Lodenius說聯發科定義的“超級中端市場”價格范圍是79到399美元之間,而紅米使用的是八核產品,屬于相對高端的產品,才能觸及到100美元,這離聯發科理想中的高端還相差甚遠。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專門請來了Johan Lodenius,他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去整理品牌。蔡在這上邊表現出的足夠寬容度,這并不常見。營銷傳播團隊中,還有曾操刀服裝品牌H&M廣告創意的人,他們在試圖給工程師文化濃郁的聯發科注入更多的元素。

  但這個事情并不那么容易,“如果按照當年英特爾做品牌的方式,那成本是非常高的。”Johan Lodenius說。高通曾在去年大力推廣“驍龍”品牌,曾斥巨資在視頻網站上投放,但今年他們幾乎取消了這方面的投入。

  腹背受敵

  英特爾來勢洶洶,對于聯發科來說,它或許是比高通更可怕的敵人。

  深圳智能終端圈里一直在流傳著“英特爾一套產品5美元”。新任CEO科再奇十分看重英特爾在深圳重新塑造的這條生態鏈,它不惜通過高額補貼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PC時代,英特爾正是用這種方法打敗了AMD。

  去年11月,英特爾某高管在財務分析師會議上曾暗示,合作伙伴在采用了英特爾最新的移動芯片產品之后,若比采用ARM架構的制造成本更高,那么英特爾將會為合作伙伴補貼高出的成本,甚至會為設計的成本買單。

  有消息稱,英特爾今年的補貼總額或將超過10億美元。英特爾目前用于平板電腦的芯片售價略高于20美元,但有些出貨量大的合作伙伴拿到的報價應該還不到10美元。

  科再奇對平板電腦業務的要求是增長四倍,而且不再局限于品牌廠商,它要去跟聯發科搶白牌(無品牌,或貼牌)廠商。這個市場不容小覷,科再奇說每年在深圳賣出的平板電腦超過了一億臺。這是個啞鈴狀的市場,一端是蘋果和三星,一端是白牌廠商,中間才是那些并沒有投入太多資源的聯想、惠普……

  聯發科有沒有壓力?“我相信用非常規的生意手段,也許能夠有短期的效果,然而從長遠講,我們還是認為這個產業會往正常的方向走。”謝清江稱。

  不過競爭對手都學會了聯發科的那一套。“我們的優勢在于對市場的敏感度,比如我們剛推出8核時,競爭對手起初并不認同我們的做法,但之后他們卻做了同樣的事情。”章維力表示,“還有我們對客戶的支持,他們總是在最短的時間里,用最少的人力做出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據高通移動計算產品市場副總裁顏辰巍透露,當年高通只做芯片時,需要測試的項目可能只有幾千個,但現在這個數字是幾萬個甚至十幾萬個。理論上,高通的測試做得越多,交付的周期就越短。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開發者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高通和英特爾正在深圳加大人手,一旦客戶出現什么問題,他們馬上就會從北京、上海飛過來。“這些廠商也不再是只想依靠于一個由成本優勢的產品,他們也需要差異化,我們最近在密集地跟他們溝通,他們樂見于我們的改變。”謝清江稱。

  他并沒有透露聯發科如何去應對英特爾的反撲,聯發科看上去更在意馬上爆發的4G市場。國內手機廠商正一窩蜂地撲向4G,這使得技術相對成熟的高通產品,今年以來一直處于缺貨狀態。聯發科64位的4G芯片也要在下半年量產了,這會是它直面高通的最佳時機。

  他們還發布了針對可穿戴設備的產品,這同樣是高通和英特爾看重的。總之,聯發科的反攻已經開始了,但在此之前,它首先要確保的是競爭對手會不會把它的“老窩”給抄了。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關鍵詞: 高通 聯發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