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總線在電動車窗系統控制中的應用
從節點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接收由主節點發來的控制信息和本身從微動開關所采集到的狀態信息,控制相應的車窗電機工作。但是,從節點的自動下降功能實現起來相對主節點來說更復雜一些,不僅主節點的按鍵動作具有自動下降功能,從節點自己的按鍵也具有自動下降功能。而前者是通過LIN的數據位傳遞的,所以我們只能采取查詢的方式。這也是前文所提到的選片的一個理由。為了避免沖突,在功能定義時就設定在從節點和主節點同時按鍵時(針對該從節點的車門),這兩個按鍵均無效,車窗電機立刻停止。
考慮到成本的原因,僅通過采集電機的反饋電流來判斷車窗是否上升到頂部或下降到底部。由電機的特性曲線,設定出堵轉電流值Imax,若所反饋的電流大于或等于該值,則控制器能判斷出到了極限位置,進而停止車窗的升降。這樣的設計仍可能會出現問題,那就是由于各個車門的制造安裝工藝不同,再加上導槽橡膠的老化變形等,可能會產生燒毀電機的情況。為此,在自動下降的過程,我們啟動另一個定時器。即從自動下降開始時刻,在一定時間內電機必須停止。由于我們是根據開關的有效性來動作電機的,同時由于系統沒有自動上升功能,所以上升部分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在從節點的設計中,由于空間的限制和成本上的考慮,并沒有采用外部晶振。對于普遍存在的內部晶振的不準確性,采取如下的處理方式:將所用的從節點作為主節點,通過示波器測量LIN同步場(0x55)的比特率,通過與設定值比較,確定的內部晶振的偏差,再通過QC16的內部晶振補償寄存器,來使內部晶振變得更準確。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直接將已經寫好的用于主節點的LIN通信程序燒寫到從節點中,只是在系統時鐘的設置方面稍作改動。當然,LIN總線對晶振誤差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一般情況下同批產品不經補償或補償值相同也是可以的,這在大批量生產中相當重要。
在整個的控制邏輯中,當駕駛員按下兒童鎖后,不能通過控制其它三個車門的按鍵來控制車門上升和下降,所對應的工作指示燈也熄滅,表明從節點自己不可控制自己電機的升降。從節點通過判斷LIN數據的變化情況,來確定自動下降或點動下降或點動上升。
在電機驅動設計方面,為了節省成本,采用了普通的繼電器而不是功率芯片。電路原理如圖2所示:

圖2(a)電機驅動原理圖

圖2(b)電機驅動原理圖
當UPPIN或DOWNPIN(圖2(b))所對的單片機輸出腳為高電平時,二極管導通,TURN或UTURN被拉低,從而使圖2(a)中的繼電器工作,驅動電機上升或下降的LIFTM1或LIFTM2便與蓄電池連接,從而驅動電機工作。圖2中的AD6是電機電流反饋的輸入端,其接到單片機AD的一個輸入口,用于判斷電機是否上升至最高點或下降到最低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