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ART本現場總線轉向基金會現場總線
然而,從現有的HART儀表到選擇開發基金本現場總線H1或HSE的設備廠商應對現場總線規范還不能馬上解釋清楚的細節問題認真對待。
儀表供應商越來越重視解決方案一體化工作,
使HART能夠無縫升級到基金會現場總線通信。 根據Smar Singapore公司經理Jonas Berge的觀點,使其系列儀表產品采用基金會技術的開發商應銘記下述有益的提示:
●滿足諸如壓力和溫度變送器等現場設備用的標準轉換塊的要求,這使多個廠商平臺之間的一致性提高了,使設備更為簡化了,使未來的現場校準裝置工作時不需要設備描述(DDs)。
●支持分調度,允許總線上的某些回路的執行速度比其它回路得快。同樣也支持雙調度,所以新的控制策略能被下載下來而且變換能立即出現。
●支持增值下載內容,允許控制策略不發揮作用時變化。
●支持無擾動替換的固件下載,因而用戶能輕松地使設備固件升級,通過最新的診斷和控制增強功能受益。
●支持H1設備的快速鏈接定位。標準鏈接為48mS,但是如果更快的鏈接定位速度(例如插槽時間、最小的交互PDU延遲,最大的響應延遲)都能得到支持,每次鏈接所需的時間是能縮短的。這導致總線的循環時間比老式設備所需的時間短得多。
●支持輸出設備,例如閥門定位器和執行機構內的多變量控制器(MVC)發布,因而同時發布所有總線用的輸出值的中央控制器能使通信和控制設備得到優化。同樣,多通道輸入設備應支持MVC。
●重新查看現場總線模式和狀態機制時要仔細。謹慎地使用數字輸入DI塊顯示諸如就地超馳,手動操作,故障保護連鎖等設備狀態。相反,設備的內部狀態應通過模式參數讓操作人員一目了然,而且應通過狀態標簽在控制策略中發揮作用。
●保證功能塊的執行盡可能快些,以便縮短總線總的循環時間,這可能需要對代碼進行優化并采用微控制器,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采取這兩個措施能使執行時間足以快些。算法共處理器或許是有用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