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如何進行基于現場總線的水電廠發電機組控制系統設計?

如何進行基于現場總線的水電廠發電機組控制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8-08-07 來源:網絡 收藏

是安裝在生產過程區域的現場設備、儀表與控制室內的自動控制裝置、系統之間的一種串行、數字式、多點、雙向通信的數據總線。或者說,是以單個分散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測量和控制設備作為網絡節點,用總線相連接,實現相互交換信息,共同完成自動控制功能的網絡系統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85626.htm

(FCS)是信息數字化、控制分散化、開放互操作性的新一代工業自動化,是信息技術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向現場的發展。 FCS的本質是信息處理現場化,具有開發性、互操作性、互換性、可集成性,可靠性高、易維護和管理,降低投資,減小運行費用,增強了現場級信息集成能力。它克服了傳統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的投資高,傳輸精度和抗干擾性能低,系統不開放、可集成性差,不易安裝、維護和管理的缺點。

現場總線是 FCS的關鍵設備之一,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Profibus(ProcessFieldbus)和FF(Foundation?Fieldbus)。 Profibus由三個兼容部分組成: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

Profibus-DP(Decentralized?Periphery):是一種經過優化的高速便宜的通信連接,專為自動化控制系統與分散的I/O設備級之間通信使用而設計的。它可取代24VDC或4-20mA信號傳輸。Profibus-DP使用物理層,數據鏈接層(第1,2層)和用戶接口,用于現場層的高速數據傳送。主站周期地讀取從站的輸入信息并周期地向從站發送輸出信息。此外,ProfibusS-DP還提供智能化現場設備所需的非周期性通信以進行組態、診斷和報警處理及復雜設備在運行中參數的確定。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和特性如下:

(1)遠距離高速通信:波特率從9.6Kbit/s到12Mbit/s;最大距離12Mbps時100m,1.5Mbps時200m,還可以用中繼器加長。

(2)分布式結構:各主站間令牌傳遞,主從站間為主-從傳送。每段可達32個站,用連接器連接段,最多可達126個站。

(3)易于安裝:因為RS-485的傳輸技術簡單,雙絞線的敷設不需專業知識,總線結構使得一個站點的裝卸載不影響其它站點的正常工作,系統的安裝還可以分別進行,后期安裝的系統不會對前期安裝的系統造成妨礙。

(4)診斷功能:經過擴展的Profibus-DP的診斷功能能對故障進行快速定位,診斷信息在總線上傳輸并由主站采集。

(5)開放式通信網絡。

(6)可靠性和保護機制。

每個系統包括三種類型的設備:

(1)一級DP主站,即中央控制器(如PC、PLC),可與其它站交換信息。

(2)二級DP主站,指組態設備、編程器、或操作面板,完成各站點的數據讀寫、系統配置、故障診斷等。

(3)DP從站,指進行輸入輸出信息采集和發送的外圍設備(如PLC,分散式I/O,驅動器、傳感器、執行機構等)

2 Profibus-DP現場總線用于機組控制的優越性

近年來,我國計算機監控系統的發展雖然較快,但由于基礎薄弱,所實現的功能還比較簡單,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特別是少人值守、無人值班水電站僅僅處于起步階段,與美、法等國家基本實現了無人值班相距甚遠。

隨著現場控制技術的發展,現場總線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現場總線產品越來越多,現場總線控制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自動控制領域。將現場總線技術應用于控制,能使水電廠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逐步縮短我國水電廠監控技術與國外的差距,從而趕上先進國家。具體地說,現場總線應用于水電廠機組控制具有如下優越性:

(1)實現了系統的全開放性。開放自動化系統是現場總線發展的必然趨勢;

(2)實現了真正的分散控制。把控制功能下放到現場,每個控制回路完全由分散安裝的現場智能儀表來實現,增強了系統數據處理的就地化;

(3)實現了全數字化通信。使系統抗干擾性和檢測精度大為提高;

(4)安全可靠、組態靈活、簡單易用。現場總線充分利用了用戶層規定的標準的“功能模塊”來組態成為系統,使控制策略的組態操作非常簡單;

(5)經濟效益高。現場總線構成的水電廠監控系統共用一條數據總線傳遞信息,總線介質豐富,節省電纜和控制設備等。

3 水電廠機組控制系統的實現

水電廠機組自動控制的基本任務是借助自動化裝置來實現機組操作和油、氣、水等輔助設備的邏輯控制和監視,從而實現發電過程的自動化和全廠綜合自動化。我們這里所說的機組控制系統主要是實現水輪的自動開機、各種工況轉換、正常停機、故障停機等功能。

水電廠控制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1)先進性。充分利用自動領域的先進技術及分層分布式全開放的結構。

(2)實用性。功能配置和設備選型以滿足生產過程的實際需要為主要目標。

(3)可靠性。應選用高可靠性的工控設備,并采用冗余技術和模塊化技術。

(4)經濟性。注重系統的性能價格比,使投資得到滿意的收益。

(5)可操作性。可進行常規自動操作或配備不同操作權限的自動操作。

(6)可維護性。系統采用模塊式結構,設備故障時,只需更換相應模塊即可。

(7)自動化程度高。根據“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進行總體設計。

(8)適應性好。系統應能適應水電廠現場環境的要求。

(9)人機界面友好。符合水電廠運行人員操作習慣。

3.1 硬件構成

根據水電廠監控系統的特點和要求,設計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各個功能相互獨立,分別由不同部分結合相應的軟件程序來實現。

圖1系統結構圖

圖2 硬件組成

根據系統結構圖,我們可以有多種方案實現,但通過綜合考慮,設計硬件結構如圖2所示,下面對各組成部分作具體說明:

(1)主站

一級主站采用西門子S7-300系列的CPU315-2DP?PLC作為中央控制器,由其運行整個控制程序,且實現與其它站的信息交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