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發展助力智能交通
隨著汽車功能集成化、多樣化的發展,對于車內信息傳輸、通訊網絡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通過傳統的物理連接,顯然無法實現車輛所有部件的入網。因此,車載無線通訊技術便成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目前車載無線通訊技術的實際應用還停留在較為基礎的領域,但隨著汽車消費者對于車輛安全性、舒適性、可辦公等方面的不斷追求,車載無線通訊技術的應用將更為廣泛深入。車載無線通訊技術主要實現汽車狀況實時監測、車內無線移動辦公、GPS全球定位、汽車行駛導航、車輛指揮調度、環境參數采集、車內娛樂等功能。
車聯網移動用戶滲透率高達20%
談到車載無線技術,就不能不談車聯網。車聯網,是車與網的結合,車加網構成車聯網。通過傳感器、通信網絡等技術手段,可以實現車與路、車與人、車與車、車與城市交通網絡、車與互聯網之間互相聯接,實現既安全、高效、環保,又舒適、娛樂的駕駛體驗。
汽車工業越來越強,通過3G,通過車載系統的越來越強大,通過車內網絡速度越來越快和車與車之間的信息交付,車與交通設施的信息交付和車互聯網的信息交付,很快將走到智能汽車的時代。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最不一樣的一點是,它不僅有行動,還得有思想。我們的汽車還遠未到達智能,但起碼我們看到其在信息化系統模式下的隱約動向。具備信息化系統的汽車的最大意義在于:顛覆消費者在車輛中使用數字媒體的傳統方式,使駕駛者和乘客可以再一個交互式環境下獲得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使用體驗。
車聯網,能保證車主在駕駛汽車的同時,還能保持與互聯網的無縫連接。3G技術的誕生,掃除了車聯網發展中網絡費用高昂和網速緩慢等障礙。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的產品總監梁篤國提到,2012年1-11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11796.1萬戶,達到110421.5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中,3G用戶凈增9206.2萬戶,達到22048.6萬戶(約2.2億),移動用戶滲透率由上年末的13%提升到20%。
LTE時代的挑戰
雖然技術已經成熟,但是車聯網規模發展還需要有足夠的帶寬。車聯網如果真正地實現需要非常大的數據量。2G、3G很難做到強有力的支持。
隨著LTE技術出爐,車聯網的流量費用大幅下降,它的超強性能等得以體現,如:提供車前車后圖像的數據、采集周邊路況。LTE是支持車聯網非常重要的手段。從去年開始全球的運營商都開始大面積高速地部署LTE,而且成本也迅速下降。LTE不僅可以支持大量的終端并發,高密度、可管理的通信,還可以支持QoS(服務質量)的保障。
與3G技術相比,LTE主要優勢:寬帶傳輸速度提升;頻譜效率增加;傳輸成本降低。與3G服務相比,LTE的主要難點:覆蓋限制;由于頻段不足導致的容量限制;基站數的增加導致運營成本的增加。
實時交通信息服務的展現形態
往常使用的電子地圖最大的問題在于:準確性不高,易延遲,且跟用戶體驗不相匹配。韓國SK電信推出了TMAP動態導航業務,車聯網的這項實時動態導航能夠很好地避免因系統設備相異和國家標準不一而產生的信息誤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