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大功率IGBT芯片生產線迎公眾參觀
牽引萬噸的電力機車是如何制造出來的?高速列車是如何跑出時速605公里的速度的?2月24日—25日,參加第三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活動的近60名火車迷走進中國南車株洲基地,參觀了助力中國高鐵走向“芯時代”的國內首條8英寸IGBT芯片生產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4081.htm據中國南車技術專家介紹,高速列車為什么會跑得那么快?牽引控制系統是關鍵,一個小小的芯片就是它的中樞大腦——這就是IGBT模塊。目前國內有少數個別企業掌握了大功率高壓IGBT的后期封裝技術,而在關鍵的芯片技術上無一例外都是從國外進口。目前,中國南車建造的首條8英寸IGBT芯片生產線試生產的芯片已經通過了技術專家鑒定,將于今年6月全線投產,也意味著屆時中國高鐵將迎來自己的“芯時代”。中國南車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全面掌握IGBT芯片技術研發、模塊封裝測試和系統應用的企業。
株洲基地包括中國南車株機公司、中國南車株洲所和中國南車電機公司,是中國南車的核心研發制造基地,2013年產值超過400億元,占中國南車總產值的40%以上。我國首臺電力機車、世界首臺儲能式輕軌列車、我國首列可投入商業運營的中低速磁浮列車均在此地誕生。中國南車株洲基地孕育了包括劉友梅、丁榮軍等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僅有的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集聚了超過5000名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超過20000名的產業員工。
據中國南車組織此次活動的負責人介紹,本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報名消息在微博上發布后,瀏覽該微博的超過了200萬人次,有3000多名網友報名,經過篩選來自北京、哈爾濱、廣州、成都、武漢、南京等10余個城市的近60名火車迷參加了本屆活動,涵蓋了學生、火車司機、教師、企業管理者、作家、公務員等眾多群體,其中年齡最小的才4歲,年齡最大的達到了76歲。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活動,近60名車迷深入工廠了解了牽引萬噸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是如何制造出來,見證了我國首條大功率IGBT芯片生產現場,參觀了中國南車電機公司生產車間,還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進行了深入交流,試乘了中低速磁懸浮列車以及30秒完成充電的新型智能交通工具儲能式有軌電車。
“我對中國高鐵十分感興趣,已經到過不少基地參觀。”車迷中年紀最大的王立信今年已經76歲了,來自江蘇省話劇院的他一邊認真聽南車員工的講解,一邊詳細記錄。“這次活動讓我有機會能夠‘親密接觸’中國高鐵,我希望用藝術的手法來展現它先進的技術和在這里工作的人們。”
中國南車相關負責人介紹,“車迷有約走進南車”活動是中國南車在網絡上發起的車迷參觀活動,活動每年一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