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電模式降低繼電器驅動功耗
概述
某些設備如電信或者自動測試設備(ATE)常使用多排繼電器來幾乎無損的切換各種信號。在這些產品中,多個繼電器線圈可由單電源供電,該電源必須大到足以同時驅動所有線圈。另外,這些繼電器被密集的排布在很小的區域內,設計時必需考慮線圈的功耗。繼電器線圈所需的吸合電壓遠高于其保持電壓。認識到這一點,就有可能設計出一種通過減少線圈驅動電流來節省能耗的電路。本應用筆記討論一種具有內置節電電路的繼電器驅動器件,用于降低整個系統的功耗。
節電設計方法
MAX4822/MAX4824繼電器驅動器具有節電特性,可在FET先導通一段時間后降低驅動器電壓。最初時輸出驅動器為完全飽和導通的FET。經過一段可調延時后,FET上的壓降調整為寄存器編程值。該延時可由外部電容設定(圖1)。
![]() |
ON狀態具有兩種不同的狀態,被稱為“啟動狀態”和“節電狀態”。在啟動狀態時,輸出FET完全飽和導通。經過由PSAVE引腳端電容設定的時延后,器件進入節電狀態,此時FET上的壓降由控制回路調節。
為了說明節電模式下的節電原理,可以對兩種ON模式下的功耗進行比較。假設繼電器線圈具有100直流電阻,系統使用5V電源。圖2給出了由理想電感和電阻RCOIL組成的繼電器線圈模型。
![]() |
ICOIL = 5V/105 = 47.6mA
PCOIL = ICOIL2 * RCOIL = 47.6mA2 * 100 = 0.227W
PDRIVER = ICOIL2 * RDRIVER = 47.6mA2 * 5 = 0.011W
PTOTAL_INIT = 0.238W
節電狀態下的功耗分析略有不同。必須首先確定線圈功耗,然后才能確定驅動器功耗。最后將兩者簡單求和。
在節電狀態下,FET輸出端電壓被調節為電源電壓的某一百分值,該電壓由內置寄存器設定。這意味著,圖2所示電壓VDRIVER由內部控制回路調節。回到前面所舉例子,假設VDRIVER為50% (盡管MAX4822/MAX4824的允許范圍為10%至70%),則線圈的功耗為:
VCOIL = 5V- (50% * 5V) = 2.5V
ICOIL_PS = VCOIL/RCOIL = 2.5V/100 = 0.025A
PCOIL = 2.5V * 25mA = 0.0625W
IDRIVER_PS = 0.025A
VDRIVER = 50% * 5V = 2.5V
PDRIVER = 0.0625W
PTOTAL_PS = 0.125W
SAVINGS = 1 - PTOTAL_PS/PTOTAL_INIT
因此,在這本例中,和啟動狀態相比節電模式減少了約47.5%的功耗。
以下是計算節電能力的另一個公式。注意:一旦電流已知,即獲得了計算節電能力所需的信息。
PTOTAL_PS = VCC * ICOIL_PS
PTOTAL_INIT = VCC * IDRIVER_INIT
SAVINGS = 1 - ICOIL_PS/IDRIVER_INIT
該等式解釋了節電模式為何能節電: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但從電源吸取的電流減小了。
可以很容易的創建一個表格來說明MAX4822/MAX4824各設定值可能的節電效果。在該表格中,VCC = 5V,RDRIVER = 5,RCOIL = 100,與前文的例子相同。
![]() |
結論
MAX4822/MAX4824繼電器驅動器的節電特性可有效降低單穩態繼電器ON狀態的功耗。在本文的實例中,總耗電量減小了47.5%。測試表明節電量范圍可達5.5%到68.5%,具體數值取決于所使用的繼電器類型。該節電特性還有助于降低繼電器驅動電源的尺寸和成本,是一種實現小型化、廉價系統的方法。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