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全球LED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加大,未來我國LED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機遇。然而,目前LED核心技術和專利基本被國外壟斷,國內企業在"快樂"中"痛苦"前行。
作為目前全球最受矚目的新一代光源,LED因其高亮度、低熱量、長壽命、無毒、可回收再利用等優點,被稱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照明光源。我國的LED產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上海、大連、南昌、廈門、深圳、揚州和石家莊7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產品廣泛應用于景觀照明和普通照明領域,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照明電器生產國和第二大照明電器出口國。近兩年,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LED企業著眼市場,尋找適合自己產品的渠道,注重市場競爭的差異性優勢;漸漸加強對自身品牌的宣傳和培養;重視區域整體環境,開始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中山LED——低端、量化的應用作坊模式
中山的LED成品企業大概有500家左右,主要以應用為主。其產品主要市場集中在民用與景觀照明 方面。燈珠等原材料生產企業,大概也有30家左右,中山地區企業由于介入LED較晚,技術含量不高,準入門檻較低,同質化嚴重,也使得整個市場較為混亂,低端競爭激烈。
以中山古鎮為代表的LED市場簡直可以用“亂、差”來形容,主要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1、市場凌亂,產品單一,從外形結構設計來看,都存在單調的問題。2、光源亂用,國產,臺系,歐美,日系,韓系…都有,拿最普通的1W白光而言,價格從十幾元到二三元不等,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光源的光通量,光衰,壽命等千差萬別。3、散熱問題突出:中山古鎮大部分廠家簡單借鑒傳統照明的特點,沒能很好的理解LED作為半導體的電性特點,生搬硬套,一味的降低材料成本,這也是導致LED壽命短的原因之一。4、電源濫用: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電源沒有幾家做得好,當然可能是這個地區的研發實力不是太強,造成了現在LED驅動電源的亂行,安規不過,EMC不過,什么不過都行,只要燈亮就可以!5、無標準,基本上全是山寨貨,是個廠都在弄LED燈具,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在做出口!6、所謂的CCC,FCC,CE認證基本上是拉虎皮當大旗,十有八九是假的。中山古鎮的市場整改是勢在必行的事。
深圳LED——所謂高品質高價格產品
深圳是我國最早的LED產業區之一。早在1997年左右,深圳的一些廠家就看到LED產品的好處,不少外貿公司也將LED產品的配件,特別是發光二極管交給深圳廠家制造。如今,雖然深圳制造LED產品的廠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真正在經銷商和消費者心目中還是外國品牌占主導地位。深圳市從事LED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應用的企業約達2000多家,大部分屬于LED封裝和應用的技術領域。深圳市相關企業中,屬于芯片生產僅有一家,對產品生產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熒光粉的生產企業更是一家都沒有。無論是技術、工藝、設備、關鍵原材料都需要引進。
一直以來,深圳LED企業存在著一些問題:1、一直注重外貿,不注重國內市場,造成企業知名度很低;2、缺乏核心技術。真正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際化的燈具 巨頭手里;3、不注重零售市場。幾乎所有的LED廠家都知道,零售市場是個極大的礦山,但是卻沒有辦法去開發;4、深圳LED廠家不注重自我宣傳,這造成其在國內市場信息不流通,品牌形象較弱。5、深圳部分LED新廠為了生存導入山寨手機模式,甚至低于成本價沖殺市場,極大的損害了“深圳”牌形象。因此,作為未來的主導產品,深圳急切呼喚LED領頭羊的出現。
“2008年2月,一名美國老婦以專利侵權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廣州鴻利光電子有限公司、深圳洲磊電子有限公司等6家中國企業。這一案件為我國LED產業敲響了警鐘。”一位業內專家向記者介紹,隨著LED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中國企業面臨的專利風險將越來越高。
LED新星——江門、佛山、珠海周邊城市正在崛起
江門、佛山、珠海等地的LED生產企業相對深圳與中山來說,數量要少一點,隨著國家“十城萬盞”、上海世博會采用LED燈具,LED在各個領域上逐漸廣泛應用。江門、佛山、珠海等地的LED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正在步履蹣跚的崛起。中國龍頭企業鶴山銀雨處于主導地位、佛山的國星光電也是老牌企業,但是LED迫切需要注進新的血液,需要一批后起之秀來引領,如果還是以前的模式來運作,深圳永遠是出口基地,沒品牌信譽度可言、中山永遠是技術含量低的山寨型作坊,這只會導致國外巨頭。江門市一直致力于打造LED產業基地,近年來政府在財政上拿出不菲的資金、政策來鼓勵LED產業發展。廣東聚科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致力于打造LED白光高端封裝,初入這個市場就得到了很高的呼聲,一個具有規模化的企業一定能正確引導LED的發展方向,相信江門市往后會再多一代表本土高新科技的企業進來。
LED處在白熱化階段,更需要提高警惕,LED最終會經歷如電視機的時代,大浪淘沙、適者生存,誰能留守到最后,誰就能笑得最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產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飛向記者表示,我國LED企業的觀念在逐漸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了戰略性部署,逐漸重視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前期積累,學習運用科學技術武裝自己,運用專利開拓國內外市場,把一個個“陷阱”變成了良好的市場前景,“有了好的試驗田和突破方向,企業應該多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評論